调匀 [tiáo yún]
1. 均匀地调和。
英[mix evenly; mix well;]
调匀 引证解释
⒈ 调和均匀。
引《素问·脉要精微论》:“经脉未盛,络脉调匀。”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若春雨调匀,却可以广种秋稼。”
鲁迅 《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这近于疯人的神经性痉挛,然而颤动何以如此不调匀,牵连的范围又何以如此之大,并且很不自然呢?--一定,他是装出来的。”
⒉ 协调,匀称。
引唐 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诗之三:“荣进虽频退亦频,与君才命不调匀。”
李广田 《柳叶桃》:“但记得她一身上下很调匀,而处处都与她那并不十分白晳的面孔极相称。”
国语词典
调匀 [tiáo yún]
⒈ 调和均匀。
例如:「每次看他走上六楼,都会先平静一下,调匀呼吸后才慢慢走进办公室。」
⒉ 协调。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况且三家相形,便有许多不调匀处。假如要请一个客,做个东道。这家便嫌道:『何苦定要在我家请!』」
调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和揉释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
- 2.
屏心静气释义:控制呼吸,调匀气息,排除一切杂念,专注于一点。
- 3.
平头式释义:平头式又称平顶头或小平头。 特点:两侧和后部头发较短,从发际线向上轧剪,短发呈波差层次,色调匀称,顶部略长的短发轧剪成都市平形,根据顶部头发长度,又有大平头、小平头之分。
- 4.
息调释义:⒈废除户调之税。⒉呼吸调匀。
- 5.
泡制释义:⒈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花月痕》第四九回:“当下饥民嗷嗷,员 逆方将伪王府所蒸的苧根草根,将蔗浆蜂蜜调匀,炼成药丸一般,名为甘露疗饥丸,颁给伪官,令民间如法泡製。”参见“炮製”。⒉(照老办法)办事;(依样)制作。《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等明日早走,依旧如法泡製,也不怕他飞上天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藩臺得了这个消息,便如法泡製。”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用的是《陶渊明集》,如法泡制,那两句是:‘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 6.
熟和释义:⒈搅拌调匀。⒉熟识。如:他俩慢慢的熟和下来,然后这才能够谈心。
- 7.
粉金释义:⒈磨金成粉。金粉以胶水调匀后,可供作字画用,称“粉金”。⒉黄色的花粉。
- 8.
糟油释义:中国传统食品,用料为糟汁、盐、味精,调匀后为咖啡色咸香味。用以拌食禽、肉、水产类原料,如:糟油风爪、糟油鱼片、糟油虾等。
- 9.
调匀释义:;均匀:雨水调匀。饮食调匀。
- 10.
调年释义:谓四季风雨调匀。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百神嗟仰,千佛称传。荣光动照,玉烛调年。”参见“玉烛。”
- 11.
闭息释义:⒈犹屏息。有意地屏住气,暂时抑制呼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尸变》:“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⒉关店,歇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夫民间事业之腐败,其结果以财力尽,而至於闭息,此今后数年间所当屡见之事也。”⒊犹闭气。宋 苏轼《养生诀上张安道》:“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先须闭目浄虑,扫灭妄想,使心源湛然,诸念不起,自觉出入息调匀,即闭定口鼻。”清 汪懋麟《题山阴图》诗:“钩帘正好安吟榻,闭息还宜展道经。”参见“闭气”。
- 12.
面包释义:食品,把面粉加水等调匀,发酵后烤制而成。
- 13.
面糊释义:⒈用面粉加水调匀而成的糊状物。⒉糨糊。⒊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白薯蒸熟了,很面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