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 [péng zé]
1. 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
3. 县名。汉代始设。在今江西省北部。晋陶潜曾为彭泽令,因以“彭泽”借指陶潜。
彭泽 引证解释
⒈ 泽名。即今 鄱阳湖。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彭蠡。
引《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⒉ 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引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国语词典
彭泽 [péng zé]
⒈ 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阳湖。
⒉ 县名。参见「彭泽县」条。
彭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命释义:⒈周 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三命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左传·昭公十二年》:“及 平子 伐 莒,克之,更受三命。”杜预 注:“十年,平子 伐 莒,以功加三命。”《荀子·大略》:“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王先谦 集解:“三命,卿也。”⒉称任州府官的辟命。《后汉书·李陈庞陈等传论》:“任棠 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李贤 注:“谓 任 姜 辞太守之辟也。”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 彭泽 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⒊术数家以受命
- 2.
元亮释义: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 3.
元亮秫释义:晋 陶潜 字 元亮,性嗜酒,尝为 彭泽 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指隐者所耽之酒。
- 4.
卯金刀释义:谓刘姓。 《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后汉书·孔融传》:“我大圣之后,而见灭於 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宋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诗:“司马 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亦省作“卯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讖记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李贤 注:“卯金,‘刘’字也。”宋 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古来帝王姓氏上应图讖,如 汉 号卯金,晋 称典午。”
- 5.
学雾释义:后汉 张楷 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隐居 弘农 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事见《后汉书·张楷传》。后以“学雾”指学习道术。宋 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诗:“华阴 学雾还成市,彭泽 横琴岂要絃。”
- 6.
小孤释义:山名。在 江西 彭泽县 北 长江 中,与 大孤山 遥遥相对。
- 7.
归去来释义:⒈辞赋篇名。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 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⒉回去。唐 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 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⒊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 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
- 8.
归去来兮辞释义:辞赋篇名。 东晋陶渊明作。写作者从彭泽县令任上辞官还乡途中的怡悦之情,以及想像中的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文字流畅优美,表达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回归自然的决心。
- 9.
彭泽米释义:《晋书·隐逸传·陶潜》载 陶潜 为 彭泽 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解印去县。后因以“彭泽米”指微薄的官俸。
- 10.
彭郎释义:江西彭泽县大江中的大小孤山附近江侧的澎浪矶,宋代民间将孤讹作姑,将澎浪讹作彭郎,于是便有彭郎为小姑婿的传说。
- 11.
打灰堆释义:亦称“打如愿”。相传 庐陵 商人 欧明 遇 彭泽湖 神 青洪君 遣吏相邀,以婢 如愿 许之。明 携之归,意有所愿,如愿 辄使得之,数年大富。后不复相爱。正月岁朝鸡初鸣,明 呼 如愿 不起,怒欲捶之,愿 走入粪堆而去。明 以 愿 仍在其中,以杖击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復捶汝也。”见《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卷五百引《录异传》、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捶粪》。后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辄往灰堆间捶打,谓能致富,本此。宋 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打灰堆词》:“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 如愿。”
- 12.
折腰吏释义:晋 陶潜 为 彭泽县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因以“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
- 13.
折腰禄释义: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自叹“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见《晋书》本传。后遂以“折腰禄”指下级官吏的微薄薪俸。
- 14.
文卷释义:⒈为应科举考试所作的文章。宋 王谠《唐语林·自新》:“后 太真 为礼部侍郎,谊 应举,太真 览其文卷於 包侍郎 佶 之家。”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元戎 ﹞命召之入,见其人质清秀,復览其文卷,深器重之。”⒉泛指文章。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杨 以答 孟简 书为答 大颠 书,又改‘死款’二字为‘死案’二字,不知前人文卷,亦曾否审详耶?”⒊公文案卷。《全元散曲·小令·红锦袍》:“那老子 彭泽县 懒坐衙,倦将文卷押。”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有查勘一事而十数年不完者,文卷委积,多
- 15.
晋年释义:晋 陶潜 自以曾祖 陶侃 为 晋 世宰辅,不欲出仕新朝,故所著文章,在 义熙 以前均书 晋氏 年号,永初 以后则只记甲子,以示追思前朝之意。 见《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以“晋年”指怀念故朝之思。元 萨都剌《上赵凉国公》诗:“新亭 不必悲 王导,彭泽 何曾改 晋 年。”
- 16.
朋旧释义:朋友故旧。南朝 宋 鲍照《学陶彭泽体诗》:“但使尊酒满,朋旧数相过。”宋 苏舜钦《王子野行状》:“家贫,柩不能还先塋,朋旧在要官者皆助之,遂得还京师。”明 归有光《<尚书别解>序》:“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余今年七十有四矣,朋旧凋零,遂成孤孑。”
- 17.
柴桑主释义:《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载,潜 在 彭泽 令任上,曾派一佣工助其子耕于 柴桑,诒书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后因以“柴桑主”指善待佣工的 陶潜。
- 18.
澎浪矶释义:地名。在 江西省 彭泽县 西北临 长江 处,与 安徽省 宿松县 小孤山 相对。俗称 彭郎矶。
- 19.
舟军释义:水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八年,权 西伐 黄祖,破其舟军。”《晋书·华轶传》:“軼 遣别驾 陈雄 屯 彭泽 以距 敦,自为舟军以为外援。”
- 20.
董项陶腰释义:我国古代成语,字面意思为像董宣的脖子那样强硬、像陶潜的腰那样挺直,形容刚直清高,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向权贵低头、为势利屈腰。词语涉及古代两位著名县令:“董”指东汉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的洛阳令董宣;“陶”乃东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县令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