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权 公权的意思
gōngquán

公权

简体公权
繁体公權
拼音gōng quán
注音ㄍㄨㄥ ㄑㄨ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quán,(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组词】:政权。权力。权威。权贵。权柄。权势。生杀予夺之权。(2) 有利的形势。【组词】:主动权。(3) 变通,不依常规。【组词】:权变。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术。智必知权。(4) 暂且,姑且。【组词】:权且。(5) 秤锤。【组词】:权衡。(6) 衡量,估计。【组词】:权其轻重。(7) 姓。

基本含义

公权指的是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也可以指政府机关的权力。

公权的意思

公权 [gōng quán]

1. 朝廷所赋之权。

3. 指公法所赋予的权利,公民权。

公权 引证解释

⒈ 朝廷所赋之权。

唐 雍陶 《罢还边将》诗:“白鬚虏将话边事,自失公权怨语多。”

⒉ 指公法所赋予的权利,公民权。

孙中山 《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事》:“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於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切许一体享有,毋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国语词典

公权 [gōng quán]

⒈ 公法上所有权利的总称,如自由权、参政权、请求国家行为权等。


公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归事释义:犹言不致仕,不辞官。《新唐书·柳公权传》:“大中 十三年,天子元会,公权 稍耄忘,先羣臣称贺,占奏忽谬,御史劾之,夺一季俸,议者恨其不归事。”
    • 2.
      侍读学士释义:⒈官名。 唐 始设,初属 集贤殿 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 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 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 戴震《范忠贞传》:“中 顺治 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 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 绅灵,号叫 绅筱庵 的便是。”⒉清 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3.
      元和脚释义:唐 刘禹锡 戏称 柳宗元 的书法。后亦指 柳公权 书法。脚,指笔形中的捺,俗称捺脚,代指书法。
    • 4.
      公除释义: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而除丧服。 《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纪》:“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甲戌,车驾謁 永固陵。羣臣固请公除,帝不许。”《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诸王公皆诣闕上表,‘请时定兆域,及依 汉、魏 故事,并太皇太后终制,既葬,公除。’”胡三省 注:“公除者,以天下为公而除服也。”《旧唐书·代宗纪》:“朕遘此閔凶,攀号罔极,公卿固请,俾听朝务,斩焉縗絰,痛贯心灵,岂可便议公除,遽移谅闇。”
    • 5.
      庾公尘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庾 公权重,足倾 王公。
    • 6.
      彫瘁释义:亦作“彫萃”。亦作“彫悴”。伤损病困;凋摧憔悴。《荀子·子道》:“故劳苦彫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杨倞 注:“彫,伤也;萃,与顇同。”《三国志·蜀志·谯周传》:“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周 与尚书令 陈祗 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晋 葛洪《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欝蔼而条秀。”宋 陆游《答刘主簿书》:“数十年之功,耗心疲力,彫悴齿髮而为之。”悴,一本作“顇”。明 归有光《顾公权厝志》:“海北 顷罹饥荒,彫瘁尤甚,劳役不止,将有他虞。”
    • 7.
      愉愉释义:⒈和顺貌;和悦貌。《礼记·祭义》:“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孙希旦 集解:“‘愉愉乎其忠’者,言其和顺之发於诚也。”《论语·乡党》:“私覿,愉愉如也。”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愉愉,颜色和。”唐 韩愈《复志赋》:“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宋 司马光《答周同年书》:“今陛下慈爱宽仁,与羣臣言,愉愉和颜色,如接宾友。”清 戴名世《抚盗论》:“而一二腐儒懦夫亲见其祸如此其大,而以招抚为名,呴呴愉愉奉之。”⒉心情舒畅。汉 张衡《东京赋》:“我有嘉宾,其乐愉愉。”唐 柳公权《小说旧闻记·王铎》:“﹝
    • 8.
      改容释义:⒈改变仪容;动容。《庄子·德充符》:“子产 蹵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 扬枹为《渔阳》,掺檛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 政僻,尝问 公权 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諫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朽布衣受封时,已甘与儿辈闔门其毙,年兄亦为改容。”⒉犹改扮。清 顾炎武《剪发》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贾。”
    • 9.
      权力寻租释义:指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的经济学术语。
    • 10.
      柳体释义:唐代柳公权所写的一种书法体式。 笔画劲拔,结构紧凑,骨力遒健,尤以楷书知名。流传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 11.
      柳骨颜筋释义: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 12.
      柳骨释义:指柳公权书法特点。
    • 13.
      株蔓释义:⒈株连蔓引。 《新唐书·陈子昂传》:“近日詔狱稍滋,鉤捕支党,株蔓推穷,盖狱吏不识天意,以抵惨刻。”《宋史·张问传》:“诸葛公权 之乱,郡县株蔓连逮,至数百千人。”⒉犹蔓延。《新唐书·陆希声传》:“明年,王仙芝 反,株蔓数十州,遂不制。”
    • 14.
      武侯祠释义:西晋 末年 李雄 为纪念 蜀汉 丞相 忠武侯 诸葛亮 而建。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 唐 裴度 撰文、柳公权 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 杜甫《诸葛庙》诗:“久游 巴子国,屡入 武侯祠。”清 钮琇《觚賸续编·樾巢近体》:“《过武侯祠》云:‘天涯争奉 武侯祠,千古精灵想在兹。’”巴金《憩园》三十:“我的车子到了 武侯祠,老姚 夫妇站在大门口等我。”
    • 15.
      独断专权释义:把公权力变为自己的私权。
    • 16.
      玄秘塔碑释义:唐 碑。唐 武宗 会昌 元年 大达法师 建 玄祕塔 立碑。裴休 撰碑文,柳公权 正书。字体遒劲谨严,为 柳 书代表作。此碑本在 长乐 之南,后移 西安 府学,现存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 17.
      瓜李之嫌释义:比喻处在嫌疑的境地。《 旧唐书·柳公权传》:“瓜李之嫌,何以户晓?” 瓜李:瓜田李下。
    • 18.
      神工释义:⒈神奇的造诣;非凡的才能。 南朝 梁 沉约《到著作省谢表》:“路遥难骋,才弱未胜,而神工曲造,雕绚弥叠。”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 柳公权 ﹞亲笔启草云:‘艺奋神工,时推妙翰。’”《诗刊》1977年第9期:“披荆斩棘下 平 瀏,前敌运筹费神工。”⒉指能工巧匠。晋 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聚天下异木神工,得 崿谷 阴生之树,其树千寻,文理盘错,以此一树,而臺用足焉。”宋 苏轼《海市》诗:“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傅尃《瘗鹤铭》诗:“胜事流传好事多,俗工刓凿神工泣。”⒊犹神人。叶剑英《过
    • 19.
      绵惫释义:亦作“緜惫”。软弱疲乏貌。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下:“太子少师 柳公权 年亦八十矣,復为百官首,含元 殿廷夐远,自乐悬南步至殿下,力已緜惫。”
    • 20.
      诚悬笔谏释义:指 唐 柳公权 以书法进谏 唐穆宗 事。

公权(gongq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权是什么意思 公权读音 怎么读 公权,拼音是gōng quán,公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