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哀 [kě āi]
1. 令人悲痛。
3. 可怜。
可哀 引证解释
⒈ 令人悲痛。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⒉ 可怜。
引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国语词典
可哀 [kě āi]
⒈ 使人悲痛。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反可乐 可喜
⒉ 令人叹惜、可怜。
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张文潜三子秬、秸、和,皆中进士第,秬、秸在陈,死于兵,和为陕府教官,归葬二兄,复遇盗见杀,文潜遂亡后,可哀也。」
可哀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可悲释义:令人悲伤;使人痛心:结局可悲。
- 2.
懦弱释义:软弱,不坚强:懦弱无能。
可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马齐喑释义: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比喻人们都不发表意见,气氛沉闷。喑(yīn):哑。
- 2.
三案释义:指 明 宫庭中发生于 神宗 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 光宗 泰昌 元年的红丸案和 熹宗 天启 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 魏忠贤 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 明 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明史·光宗纪赞》:“ 光宗 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 3.
东华释义:⒈传说仙人 东王公 又称 东华帝君,省称“东华”。 唐 吴筠《游仙》诗之四:“西龟初定籙,东华 已校名。”《云笈七籤》卷四八:“削灭九阴气,记上 东华 名。”明 张居正《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东华 初纪大椿年。”参见“东王公”。⒉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明 袁宏道《途中怀大兄》诗:“一自直 东华,先鸡每戒睡。”⒊泛指朝廷。清 龚自珍《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⒋见“东华门”。
- 4.
九世释义:⒈九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皇晋 受命 河 汾,来迁 吴 楚,数歷九世,年踰十纪。”《新唐书·孝友传序》:“张公艺 九世同居。”⒉指九世仇。古直《秋兴和草堂韵》之四:“炎 黄 列祖应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参见“九世仇”。
- 5.
也已释义:⒈语气助词。表肯定。《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请更寄语:再復尔,是不欲生也已!”⒉语气助词。表感叹。宋 曾巩《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元,石明三,一日而杀五虎,可谓盖代神力也已!”
- 6.
可哀释义:⒈令人悲痛。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⒉可怜。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 7.
哀哀父母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8.
哀悯释义:哀怜;同情。《孟子·告子上》“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汉 赵岐 注:“不行仁义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悯哉!”唐 陆贽《诛李希烈后宥淮西将士并授陈仙奇节度诏》:“遐想凋残,实足哀悯。”清 蒋士铨《桂林霜·移帐》:“孙 贼是我们的寃家,老爷为何反加哀悯?”《花城》1981年第6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中,被社会或自然的罪恶力量残害而夭折的人……才值得人们哀悯洒泪。”
- 9.
坠绪释义:⒈《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孔 传:“太康 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指行将断绝的皇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⒉指行将绝灭的学说。唐 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清 恽敬《<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皋文 此书之所得,盖有未易几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举凡三仓之雅詁,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于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 10.
处业释义:谓使人安居并有谋生之业。《汉书·沟洫志》:“满昌、师丹 等数言百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颜师古 注:“处业,谓安处之,使得其居业。”《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问 良愿 降意,对曰:‘……从四岁以来,羌 人无所疾苦,故思内属。’宜以时处业,置属国领护。”
- 11.
无当释义:⒈不值,不逢。《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王逸 注:“不值圣王,而年老也。”⒉不合乎;不符合。《礼记·学记》:“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⒊指物体无底部。《晏子春秋·谏下一》:“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吴则虞 集释引 孙星衍 曰:“刘渊林 注:‘当,底也,去声。’”晋 左思《<三都赋>序》:“玉巵无当,虽寳非用。”唐 元稹《赋得玉卮无当》:“共惜连城寳,飜成无当卮。”⒋不恰当;不相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 12.
榛墟释义:荒野。晋 夏侯湛《秋可哀赋》:“雁擢翼於太清,燕蟠形乎榛墟。”《新唐书·逆臣传上·史朝义》:“当此时,洛阳 诸郡人相食,城邑榛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甲寅间,有 莱阳 生至 稷下,有亲友二三人亦在诛数,因市楮帛,酹奠榛墟。”何垠 注:“榛墟,荒野也。”
- 13.
沈命释义:⒈亦作“沉命”。犹绝命。南朝 宋 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埋身守 汉 境,沉命对胡封。”⒉谓危殆的生命。唐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餘,得保沉命。”⒊谓处死。《册府元龟·刑法部·议谳三》:“康买得 尚在童年,能知子道,虽杀人当死,而为父可哀,若从沉命之科,恐失度情之义,宜减死处分。”
- 14.
海蜃释义:海市蜃楼。常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宋 唐艺孙《天香·龙涎香》词:“海蜃楼高,仙娥鈿小,縹緲结成心字。”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其上嵌空纷纶,復闢一竇,幻片海蜃状。”周咏《秋怀》诗之六:“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结楼臺。”
- 15.
猘子释义:⒈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郁(高郁)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希声 闻之,益怒。”宋 苏轼《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宋 陆游《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清 孙枝蔚《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⒉喻勇猛的少年。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四:“白(白居易)为 河南 尹,李(李林宗)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
- 16.
矜人释义:可哀怜的人;向人夸耀。
- 17.
笑悼释义:语本《诗·邶风·终风》:“謔浪笑敖,中心是悼。”后谓既可笑又可哀。
- 18.
辽东鹤释义:同“辽东隺”。指传说中的 辽东 人 丁令威 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后化鹤归 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隋 卢思道《神仙篇》:“时见 辽东 鹤,屡听 淮 南鸡。”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衷情诉与 辽东 鹤,松柏西陵正可哀。
- 19.
风雷释义:⒈风和雷。 《易·益》:“风雷,益。”宋 曾巩《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清 袁枚《续新齐谐·天上过船》:“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⒉形容响声巨大。唐 方干《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宋 苏轼《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⒊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宋 苏轼《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可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马齐喑释义: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比喻人们都不发表意见,气氛沉闷。喑(yīn):哑。
- 2.
三案释义:指 明 宫庭中发生于 神宗 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 光宗 泰昌 元年的红丸案和 熹宗 天启 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 魏忠贤 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 明 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明史·光宗纪赞》:“ 光宗 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 3.
东华释义:⒈传说仙人 东王公 又称 东华帝君,省称“东华”。 唐 吴筠《游仙》诗之四:“西龟初定籙,东华 已校名。”《云笈七籤》卷四八:“削灭九阴气,记上 东华 名。”明 张居正《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东华 初纪大椿年。”参见“东王公”。⒉明 清 时中枢官署设在宫城 东华门 内,因以借称中央官署。明 袁宏道《途中怀大兄》诗:“一自直 东华,先鸡每戒睡。”⒊泛指朝廷。清 龚自珍《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⒋见“东华门”。
- 4.
九世释义:⒈九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皇晋 受命 河 汾,来迁 吴 楚,数歷九世,年踰十纪。”《新唐书·孝友传序》:“张公艺 九世同居。”⒉指九世仇。古直《秋兴和草堂韵》之四:“炎 黄 列祖应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参见“九世仇”。
- 5.
也已释义:⒈语气助词。表肯定。《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宋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请更寄语:再復尔,是不欲生也已!”⒉语气助词。表感叹。宋 曾巩《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元,石明三,一日而杀五虎,可谓盖代神力也已!”
- 6.
可哀释义:⒈令人悲痛。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⒉可怜。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 7.
哀哀父母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8.
哀悯释义:哀怜;同情。《孟子·告子上》“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汉 赵岐 注:“不行仁义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悯哉!”唐 陆贽《诛李希烈后宥淮西将士并授陈仙奇节度诏》:“遐想凋残,实足哀悯。”清 蒋士铨《桂林霜·移帐》:“孙 贼是我们的寃家,老爷为何反加哀悯?”《花城》1981年第6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中,被社会或自然的罪恶力量残害而夭折的人……才值得人们哀悯洒泪。”
- 9.
坠绪释义:⒈《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絶祀。”孔 传:“太康 失其业以取亡。”后以“坠绪”指行将断绝的皇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愿王英德,各遂所安,无恤坠绪。”⒉指行将绝灭的学说。唐 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清 恽敬《<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皋文 此书之所得,盖有未易几及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学堂启》:“举凡三仓之雅詁,六艺之精言,九流之坠绪,彼 嬴秦 蒙古 所不能亡者,竟亡于教育普兴之世,不亦大可哀邪!”
- 10.
处业释义:谓使人安居并有谋生之业。《汉书·沟洫志》:“满昌、师丹 等数言百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颜师古 注:“处业,谓安处之,使得其居业。”《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问 良愿 降意,对曰:‘……从四岁以来,羌 人无所疾苦,故思内属。’宜以时处业,置属国领护。”
- 11.
无当释义:⒈不值,不逢。《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王逸 注:“不值圣王,而年老也。”⒉不合乎;不符合。《礼记·学记》:“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⒊指物体无底部。《晏子春秋·谏下一》:“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吴则虞 集释引 孙星衍 曰:“刘渊林 注:‘当,底也,去声。’”晋 左思《<三都赋>序》:“玉巵无当,虽寳非用。”唐 元稹《赋得玉卮无当》:“共惜连城寳,飜成无当卮。”⒋不恰当;不相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 12.
榛墟释义:荒野。晋 夏侯湛《秋可哀赋》:“雁擢翼於太清,燕蟠形乎榛墟。”《新唐书·逆臣传上·史朝义》:“当此时,洛阳 诸郡人相食,城邑榛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甲寅间,有 莱阳 生至 稷下,有亲友二三人亦在诛数,因市楮帛,酹奠榛墟。”何垠 注:“榛墟,荒野也。”
- 13.
沈命释义:⒈亦作“沉命”。犹绝命。南朝 宋 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埋身守 汉 境,沉命对胡封。”⒉谓危殆的生命。唐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餘,得保沉命。”⒊谓处死。《册府元龟·刑法部·议谳三》:“康买得 尚在童年,能知子道,虽杀人当死,而为父可哀,若从沉命之科,恐失度情之义,宜减死处分。”
- 14.
海蜃释义:海市蜃楼。常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宋 唐艺孙《天香·龙涎香》词:“海蜃楼高,仙娥鈿小,縹緲结成心字。”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其上嵌空纷纶,復闢一竇,幻片海蜃状。”周咏《秋怀》诗之六:“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结楼臺。”
- 15.
猘子释义:⒈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郁(高郁)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希声 闻之,益怒。”宋 苏轼《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宋 陆游《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清 孙枝蔚《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⒉喻勇猛的少年。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四:“白(白居易)为 河南 尹,李(李林宗)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
- 16.
矜人释义:可哀怜的人;向人夸耀。
- 17.
笑悼释义:语本《诗·邶风·终风》:“謔浪笑敖,中心是悼。”后谓既可笑又可哀。
- 18.
辽东鹤释义:同“辽东隺”。指传说中的 辽东 人 丁令威 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后化鹤归 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隋 卢思道《神仙篇》:“时见 辽东 鹤,屡听 淮 南鸡。”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衷情诉与 辽东 鹤,松柏西陵正可哀。
- 19.
风雷释义:⒈风和雷。 《易·益》:“风雷,益。”宋 曾巩《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清 袁枚《续新齐谐·天上过船》:“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⒉形容响声巨大。唐 方干《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宋 苏轼《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⒊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宋 苏轼《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