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ē,(1) 粘附,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组词】:贴金。粘贴。剪贴。(2) 靠近,紧挨。【组词】: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3) 添补,补助。【组词】:补贴。津贴。倒(dào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 质押,典当。《說文•貝部》。【组词】:“貼,以物為質也。”(5) 传统戏剧角色名。【例句】: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6) 同“帖”。(7) 量词,用于膏药。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1. 科举考试时,凡有夹带、冒名顶替及试卷违式者被摈斥场外,不准考试。
3. 商业用语。因买卖而产生的差额,须找出的款项,称为贴出。
⒈ 科举考试时,凡有夹带、冒名顶替及试卷违式者被摈斥场外,不准考试。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贴出》:“元 《选举志》有试卷不考格、犯御名、庙讳及涂注一百五十字以上者不考。不考,即今之贴出也。”
《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凡犯以上弊端者,例用蓝笔书其姓名事故,贴出场门之外,摈斥不准入试,谓之被贴出。”
《清史稿·选举志八》:“试卷题字错落,真草不全,越幅、曳白,涂抹、污染太甚,及首场七艺起讫虚字相同,二场表失年号,三场策题讹写,暨行文不避庙讳、御名、至圣号,以违式论,贴出。”
⒉ 商业用语。因买卖而产生的差额,须找出的款项,称为贴出。
1.估计贴出来大多数人也会看的眼花缭乱,不知所以。
2.昨晚有人被盗,今早居委会贴出通知,要求大家注意安全,防火防盗,真是贼去关门。
3.老师组织我们来到郊外搜集秋天各种颜色的叶子,贴出各种美丽的形状。
4.公布栏上贴出公告,凡有酗酒滋事者,一概停职。
5.向灾区捐款捐物的告示刚贴出来,真是一倡百和,几天就收到很多钱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