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骂 [màn mà]
1. 肆意乱骂。
例变成了一种谩骂的象征,一个不负责任的贬损的代名词。
英[hurl (or fling) abuses; vilify;]
谩骂 引证解释
⒈ 随意乱骂。谩,通“漫”。
引《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四人謁,上谩駡曰:‘竖子能为将乎?’”
《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武皇 以书让之, 仁恭 捧书谩駡,抵之於地。”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待那可恨的人走过了,当然,指点着那人的背影,又是一番议论,一番谩骂。”
国语词典
谩骂 [màn mà]
⒈ 肆意乱骂。也作「漫骂」、「嫚骂」。
引《福惠全书·卷一二·邢名部·看语附》:「可习率人携牛具径田,曾戳死其一猪,东振瞋目谩骂,发其阴私。」
近咒骂 叱骂
反称颂
谩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叱骂释义:责骂。
- 2.
咒骂释义:用恶毒的话骂。
- 3.
漫骂释义:放肆乱骂。
- 4.
辱骂释义:污辱谩骂。
谩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丑娸释义:谩骂诋毁。
- 2.
丑辞释义:谩骂之言。
- 3.
冷嘲热駡释义:尖刻的嘲笑和谩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诸兄父老知当时之光景乎,死者蹈海,生者病狂,愁云匝地,愤气填胸,百鬼环伺,羣魔揶揄,外人之冷嘲热駡,几於不可以人,而各方面之刺击,更非笔所殫述。”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一:“他一进一出要受学生们的冷嘲热骂,然而也不能不忍耐着装聋卖哑。”聂绀弩《汽油--艺术》:“《八十一梦》,只是一种游戏笔墨,重影射,多谴责,浮光掠影,冷嘲热骂,不脱《官场》《现状》窠臼。”
- 4.
冷嘲热骂释义: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 5.
呪骂释义:用恶毒的话谩骂。
- 6.
嘲詈释义:讥笑谩骂。
- 7.
嘲駡释义:讥笑谩骂。宋 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駡。”宋 惠洪《次韵经道夫书堂》:“野僧旧不懽,痴坐相嘲駡。”老舍《骆驼祥子》七:“在外面拉散座的时候,他曾毫不客气的‘抄’买卖,被大家嘲骂。”
- 8.
嘲骂释义:讥笑谩骂。
- 9.
大吆小喝释义:大声喊叫、谩骂。
- 10.
嫚骂释义:谩骂。
- 11.
恶声释义:⒈谩骂的话;坏话:君子绝交,不出恶声。⒉坏名声。
- 12.
恼駡释义:生气谩骂。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 陈定 男人家心性……遂致 巢氏 不堪,日逐恼駡。”
- 13.
恼骂释义:生气谩骂。
- 14.
慢骂释义:辱骂;谩骂。
- 15.
扬疾释义:谓举发丑事,高声谩骂。
- 16.
撒村发野释义:指用粗鲁下流话当众谩骂、撒野。
- 17.
撒村骂街释义:撒村:说粗野话;骂街:不指明对象当众谩骂。指用粗鲁下流话当众谩骂。
- 18.
泼妇骂街释义:泼妇:泼辣凶悍的妇女。象泼妇在街上当众谩骂。多指大肆攻击、谩骂别人。
- 19.
秃驴释义:谩骂僧人之词。
- 20.
肆言詈辱释义: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