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櫜 [chuí gāo]
1. 倒垂着空的弓箭袋。示无用武意。
3. 泛指垂着空袋子。谓身无长物。
垂櫜 引证解释
⒈ 倒垂着空的弓箭袋。示无用武意。
引《左传·昭公元年》:“伍举 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
杜预 注:“垂櫜,示无弓。”
陆德明 释文:“櫜,弓衣也。”
⒉ 泛指垂着空袋子。谓身无长物。
引《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
韦昭 注:“垂,言空而来。櫜,囊也。”
《管子·小匡》亦有此语, 尹知章 注:“垂櫜,言其空也。”
国语词典
垂櫜 [chuí gāo]
⒈ 倒悬空的弓箭袋,表示无弓矢。
引《左传·昭公元年》:「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
⒉ 携带空囊。
引《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
垂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垂櫜释义:⒈倒垂着空的弓箭袋。 示无用武意。《左传·昭公元年》:“伍举 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许之。”杜预 注:“垂櫜,示无弓。”陆德明 释文:“櫜,弓衣也。”⒉泛指垂着空袋子。谓身无长物。《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韦昭 注:“垂,言空而来。櫜,囊也。”《管子·小匡》亦有此语,尹知章 注:“垂櫜,言其空也。”
- 2.
攈载释义:亦作“攟载”。捆载;装载。《管子·小匡》:“诸侯之使,垂櫜而入,攟载而归。”尹知章 注:“攟,收拾也。”攟,《国语·齐语》作“稛”。清 招广涛《新乐府·鬼子》:“番舶通互市,茶布任攟载。”
- 3.
追摄释义:⒈追念记取。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谭书》:“愿捐弃百痾,追摄旧义。”⒉追究前愆而加以整饬。《梁书·侯景传》:“若能卷甲来朝,垂櫜还闕者,当授 豫州 刺史。即使终君之世,所部文武更不追摄。进得保其禄位,退则不丧功名。”⒊勾取;追捕。宋 徐铉《稽神录·潘袭》:“潘袭 为 建安 令,遣一手力,齎牒下乡,有所追摄。”《明史·丁瑄传》:“县逮 茂七,不赴,下巡检追摄,茂七 杀弓兵数人。”《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及罢 軾(苏軾)湖州,差职员追摄。”⒋追赶上并捉住。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初被使人
- 4.
鹿皮释义:⒈鹿的皮。 古代用作酬宾的礼物。《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 齐 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齐 以马往,小侯以犬报。”《国语·齐语》:“桓公 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纂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呜呼!百年鸳偶,竟成附骨之疽;五两鹿皮,或买剥牀之痛。”吕湛恩 注:“陈祥道《礼书》: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郑氏 曰:束帛,十端也。儷,两也。皮,鹿皮。”何垠 注:“五两鹿皮,婚礼所用币也。”⒉见“鹿皮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