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o,(1) 弓袋。(2) 囊;套子。(3) 同“韬”。
zhì,(1) 同“帙”。《説文•巾部》。【组词】:“帙,書衣也。袠,帙或从衣。”(2) 口袋。《正字通•衣部》。【组词】:“袠,囊也。”(3) 捆紮,包裹。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引《蒼頡篇》。【组词】:“袠,猶纏也。”(4) 計算時間的單位。清阮元《疇人傳•西洋•默冬》。【组词】:“古西法以二十八章歲為一袠。所謂袠者,日月之行俱終,而七曜亦盡也。”(5) 十年。也作“秩”。宋王楙《野客叢書》卷十二。【组词】:“以十年為一袠,其説見白樂天集中,詩云:‘年開第七袠,屈指幾多人?’是時六十三元日詩也。俗謂七十以上開為第八袠,蓋以十年為一袠爾。”(6) 姓。《集韻•質韻》。【组词】:“袠,姓。”
1. 喻世情的束缚。弢,弓衣;袠,剑衣。
⒈ 喻世情的束缚。弢,弓衣;袠,剑衣。
引《庄子·知北游》“解其天弢,堕其天袠” 唐 成玄英 疏:“弢,囊藏也。袠,束囊也。言人执是竞非,欣生恶死,故为生死束缚也。今既一是非,忘於生死,故堕解天然之弢袠也。”
明 袁宗道 《李母寿序》:“吾固知太夫人者,不必飧露饮液,而自翛然出弢袠之外,直揖 金母 乎 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