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策 三策的意思
sān

三策

简体三策
繁体
拼音sān cè
注音ㄙㄢ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cè,(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组词】:策马。鞭策。(3) 激励,促进。【组词】:策动。策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组词】:简策。(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组词】:策命。策免。策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组词】:策论。策问。(7) 杖。【组词】: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组词】: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基本含义

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三策的意思

三策 [sān cè]

1. 三道计谋。

2. 汉董仲舒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武帝所赏识,任为江都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4. 三篇策论。

三策 引证解释

⒈ 三道计谋。

《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

⒉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

⒊ 三篇策论。

《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三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策释义:⒈三道计谋。 《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⒉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宋 范成大《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明 汪廷讷《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⒊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 2.
      天人三策释义:《汉书·董仲舒传》载:武帝 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 仲舒 以贤良对策。 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所对凡三,世称“天人三策”。说明“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絶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仲舒 所对,为 武帝 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 3.
      府元释义:科举时代府试的第一名。 宋 洪皓《松漠记闻》卷下:“次年春,分三路类试……谓之府试,试诗、赋、论、时务策、经义,则试五道、三策、一论、一律义,凡二人取一,牓首曰府元。”
    • 4.
      訾排释义:犹排斥。王闿运《御夷论》:“故自衰 周 以来,三千餘年,三策相乘,二道并用,曰战曰和而已。二者互相訾排,迭为其柄。”

三策(san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策是什么意思 三策读音 怎么读 三策,拼音是sān cè,三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