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引日 引日的意思
yǐn

引日

简体引日
繁体
拼音yǐn rì
注音ㄧㄣˇ ㄖ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ǐn,(1) 拉,伸。【组词】: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 领,招来。【组词】: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组词】:引文。引用。援引。(4) 退却。【组词】:引退。引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例句】:发引(出殡)。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引导太阳,指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和希望。

引日的意思

引日 [yǐn rì]

1. 拉转日轮。比喻扭转形势。

3. 拖延时日。

引日 引证解释

⒈ 拉转日轮。比喻扭转形势。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加塞漠之外,胡敌掣肘,必未能摧锋引日,规自开张。”

⒉ 拖延时日。

三国 魏 曹操 《表刘琮令》:“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
《周书·杨忠传》:“若引日劳师,表里受敌,非计也。”
唐 陆贽 《奉天论李晟所管兵马状》:“右贼 泚 稽诛,保聚宫苑,势穷援絶,引日偷生。”


引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倦苦释义:厌倦,厌烦。《宋书·刘穆之传》:“又数客暱宾,言谈赏笑,引日亘时,未尝倦苦。”
    • 2.
      发引释义:⒈谓执绋。参加出殡礼仪。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豫章太守汝南封祈》:“今 李氏 获保首领,以天年终,而诸君各怀进退,未肯发引。妾幸有三孤,足统丧纪。”⒉用以指出殡,灵车启行。《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张劭 卒,﹞ 式 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壙,将窆,而柩不肯进。”唐 杜甫《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以其载八月旬有一日发引,归葬於 河南 之 偃师。”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旧制,殿试在三月初一日…… 成化 八年,以 悼恭太子 发引,改殿试於十五日。”《红楼梦》第十四回:“那 贾珍 因见发引日近
    • 3.
      宛引释义:宛转地引用。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杨允绳》:“有日者对 陆宗伯 曰:‘杨公 为门下同年,其命当死国难,公勿劝之出。’……一日,杨公 忽投刺别 宗伯 还朝。宗伯 心动,且知公意已决,不可復阻,犹幸星术未必奇验也。已闻变,宗伯 时为憮然,悔不宛引日者言,力挽之。”
    • 4.
      延引释义:⒈拖延。《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若待国命,往返道途,延引日月。”唐 乾封 元年《郑海石举钱契》:“到 左 须钱之日,索即须还。若 郑 延引不还 左 钱,任 左 牵掣 郑 家资杂物、口分田薗(园),用充钱子本直取。”亦指延缓。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就这样又把内在的危机一时延引下去了。”⒉邀请。唐 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延引故乡人,风义未沦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防慎不至》:“﹝ 樊 ﹞谓 峴 曰:‘弟卷轴不鄙,恶札可以佐弟。’峴 欣然以十餘轴授之,皆要切卷子,延引逼试
引日是什么意思 引日读音 怎么读 引日,拼音是yǐn rì,引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引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