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童 书童的意思
shūtóng

书童

简体书童
繁体書童
拼音shū tóng
注音ㄕㄨ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tóng,(1) 小孩子。【组词】: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组词】:书童儿。(3) 没有结婚的。【组词】:童男。童女。童贞。(4) 未长成的。【例句】:童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组词】: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基本含义

指年幼的学童,特指受雇于富贵人家,负责读书、抄写等事务的仆人。

书童的意思

书童 [shū tóng]

1. 旧时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读书的未成年的仆人。

[boy attendant at school;]

书童 引证解释

⒈ 见“书僮”。


书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书僮释义:⒈在官府协助抄写或办杂务的少年。《通典·职官四》:“晋 宋 兰臺寺正书令史,虽行文书,皆有品秩,朱衣执板,给书僮。”⒉亦作“书童”。旧时在有钱人家侍候主人子弟读书兼做杂事的未成年的仆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四老爷 认得他是 徐九公子 家的书僮,接过书子,拆开来看。”老舍《茶馆》人物表:“小牛儿--男。十多岁。庞太监 的书童。”

书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僮释义:⒈在官府协助抄写或办杂务的少年。《通典·职官四》:“晋 宋 兰臺寺正书令史,虽行文书,皆有品秩,朱衣执板,给书僮。”⒉亦作“书童”。旧时在有钱人家侍候主人子弟读书兼做杂事的未成年的仆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四老爷 认得他是 徐九公子 家的书僮,接过书子,拆开来看。”老舍《茶馆》人物表:“小牛儿--男。十多岁。庞太监 的书童。”
    • 2.
      副啓释义:正式信件外附加的信。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尺牘之有副启也,或有所指讥,或有所请托,不可杂他语,不敢具姓名如 宋 疏之贴黄类耳。近年以来……甚至有称副启一、副二,至三至四者。”《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 西门庆 ﹞就叫书童,把那银剪子剪开护封,拆了内函封袋,打开副启。”
    • 3.
      小史释义:⒈古小官名。⒉侍从;书童。⒊称官府中供奔走的小差役。⒋某一方面简单的历史书或资料书。如宋陈思《书小史》,纂次伏羲至五代书家小传共四三○人;元宋伯任《酒小史》,著录当时各地名酒名称。野史亦或称小史。
    • 4.
      意况释义:⒈亦作“意况”。内容。《魏书·术艺传·殷绍》:“太安 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 法穆 时共 影 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⒉情态;情趣。唐 舒元舆《录桃源画记》:“左右有书童玉女,角髮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明 高攀龙《三时记》:“八日蚤起,独步山薄中,或登高而眺,或临水而坐,悠然於无人之境,别有一种意况。”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与久疾乍癒之人,同一意况。”⒊见“意况”。
    • 5.
      术人释义: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缩,推兴亡之道轨者,术人也。”宋 叶适《赠岩电隐士》诗:“近时术人多莽荡,要把虚名随妄想。”明 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我的新郎,术人算他命,道他今年定做状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人》:“盖读书童子,自塾中归,为术人所迷,復投以药,四体暴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参见“术士”。

书童(shu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童是什么意思 书童读音 怎么读 书童,拼音是shū tóng,书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