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汨罗 汨罗的意思
luó

汨罗

简体汨罗
繁体汨羅
拼音mì luó
注音ㄇㄧˋ ㄌ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ì, ◎ 〔汨罗江〕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汨罗的意思

汨罗 [mì luó]

1. 江名。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湖南省平江县东北境龙璋山。两源在平江县城西汇合后称汨罗江,西流到湘阴县北注入洞庭湖。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3. 借指屈原。

汨罗 引证解释

⒈ 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⒉ 借指 屈原。

清 姚康 《<嵞山集>序》:“谓诗文必穷而后工者,大约取证 汨罗、杜陵 诸君子。”


汨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宝瓮释义:传说 帝喾 时 丹丘国 所献的玛瑙瓮。后 舜 先“迁宝瓮於 衡山 之上,故 衡山 之岳有 宝露坛 ……又迁宝瓮於 零陵 之上。舜 崩,瓮沦於地下。至 秦始皇 通 汨罗 之流为小溪,逕从 长沙 至 零陵,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 舜 庙之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 后汉 东方朔 识之,朔 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於露坛,祥风起於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縈带。’”事见 晋 王嘉《拾遗记·高辛》。参见“宝露”。
    • 2.
      屈原释义:(约前339—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 名平。楚怀王时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才。遭谗去职,屡被放逐,自沉汨罗江。他的诗吸取楚国民歌的特点,结合神话故事,驰骋想象,抒发炽烈的爱国感情,创造出一种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体裁,即楚辞体(也叫骚体),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现存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 3.
      止遏释义:阻止;抑制。《晋书·华谭传》:“后为 纪瞻 所荐,而为 顾荣 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唐 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竞渡相传为 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宋 范仲淹《奏为契丹请绝元昊进贡利害》:“臣窃见 契丹 来书,称朝廷曾请 契丹 止遏 元昊。”《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王宰 止遏不住,惹恼性子,夺过一根棒来,打得众人四分五落,不敢近前。”
    • 4.
      殊源释义:不同渊源。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机有殊源,应无恒质,自叙因缘,大宗如此。”唐 杨炯《<王勃集>序》:“仲尼 既没,游 夏 光 洙 泗 之风;屈平 自沉,唐 宋 弘 汨罗 之跡,文儒於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六年》:“太保自云 刘康公 之后,与陛下殊源,纳之何害?”
    • 5.
      汨渚释义:汨罗江 边。特指 屈原 沉水处。
    • 6.
      汨罗释义:江名。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汉 刘向《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
    • 7.
      沈湘释义:⒈亦作“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⒉指贤者不为浊世所容,愤而自戕。
    • 8.
      沈累释义:屈原 遭谗被逐,沉 汨罗江 而死,故以“沉纍”指 屈原。 纍,无罪而被迫致死。
    • 9.
      湘汨释义: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
    • 10.
      湘渊释义:指 湘江 支流 汨罗江。
    • 11.
      湘罗释义:湘江 与 汨罗江 的并称。借指 湖南省。
    • 12.
      罗潭释义:指 汨罗江。在 湖南省 东北部。
    • 13.
      西山释义:⒈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汉 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善 注引 扬雄《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⒉山名。指 首阳山。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叔齐 隐居于此。晋 陆机《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西山饿夫”。⒊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即古 散原山。唐 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
    • 14.
      谗波释义:如汹涌波涛之谗言。宋 陆游《照潺湲阁下池水》诗:“谗波如崩山,孤迹则已危。”钱仲联 校注:“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宋 文天祥《端午感兴》诗:“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 荆 人祭 汨罗。”
    • 15.
      饭筒释义:指粽子。 相传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江,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制成筒粽,投水以祭之。后世遂演变为粽子。
    • 16.
      魏阙心释义:谓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语本《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宋 范成大《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 江 行魏闕心。”宋 刘辰翁《行香子·迭韵》词:“叹魏闕心,磻石魄,汨罗 身。”

汨罗(mil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汨罗是什么意思 汨罗读音 怎么读 汨罗,拼音是mì luó,汨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汨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