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丁税 丁税的意思
dīngshuì

丁税

简体丁税
繁体丁稅
拼音dīng shuì
注音ㄉㄧㄥ ㄕ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īng zhēng,(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例句】:丁是丁,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组词】:园丁。(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shuì,(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组词】: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2) 姓。

基本含义

指赋税、财政收入。

丁税的意思

丁税 [dīng shuì]

1. 人头税。

[poll tax;]

丁税 引证解释

⒈ 人口税。

《宋史·尤袤传》:“袤 得 臺州,州五县。有丁无产者输二年丁税,凡万有三千家。”


国语词典

丁税 [dīng shuì]

⒈ 古代的人口税。

《宋史·卷三八九·尤袤传》:「袤得台州,州五县,有丁无产者输二年丁税,凡万有三千家。」


丁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折释义:清 代把人丁税折算银钱匀入田赋中一并收取的制度。
    • 2.
      塘丁税释义:南朝 会稽郡 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 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 永明 二年,太守 王敬则 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 南齐 杂税之一。南朝 齐 萧子良《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 会稽,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会稽 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 3.
      差银释义:清 代佃农至别县佃种土地应补缴的丁税。
    • 4.
      征算释义:⒈亦作“征筭”。 指 汉 代征收算缗钱。宋 叶适《财总论一》:“汉武帝 奢侈,有均榷征筭之政。”参阅《文献通考·征榷一》。⒉征收人丁税。《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 5.
      正税释义:⒈税法规定的常规的正式税(区别于“附加税”)。⒉旧时指田赋、丁税等主要税收。
    • 6.
      正赋释义: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明 沉榜《宛署杂记·繇赋》:“赋分二等:曰正赋,即起运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岁所急,多寡微有差。”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征》:“田之所税为粮,人之所供为丁,统正赋之名,曰:地丁。”清 顾炎武《钱粮论下》:“薄於正赋而厚於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赋,其所后也。”
    • 7.
      身丁税释义: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因所交纳有钱或实物之不同,亦称身丁钱、身丁米等。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宋 朝的赋税……二税(指田税)以外,另有身丁税、各种杂税和徭役。”

丁税(ding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丁税是什么意思 丁税读音 怎么读 丁税,拼音是dīng shuì,丁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丁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