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杂 [chān zá]
1. 夹杂;混杂。
英[dope; mix; blend; mingle;]
搀杂 引证解释
⒈ 夹杂,混杂。
引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王参政慎中》:“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词林口实。”
曹禺 《日出》第二幕:“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由近渐远,搀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
国语词典
搀杂 [chān zá]
⒈ 混杂、混合。
引《红楼梦·第六九回》:「谁不会养?一年半载养一个,倒还是一点搀杂没有的呢!」
近混合 夹杂 搀和 羼杂
反纯正 纯粹
搀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同化释义:⒈不相似或不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相似或相同。⒉语音学上指一个音变得与邻近的音相同或相似。如“面包”(miànbāo),在口语中读成“miàb-bāo”,“面”字的韵尾n受到了后面“包”字声母b的影响变成b。
- 2.
夹杂释义:掺杂:脚步声和笑语声夹杂在一起。
- 3.
搀和释义:⒈(把几种不同的东西)搀杂混合在一起:把大米和小米搀和在一起,煮成二米饭。 ⒉比喻参与某事(含贬义):这事你可千万别搀和。
- 4.
混合释义:⒈掺杂在一起:男女混合双打。客货混合列车。⒉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掺和在一起。
- 5.
羼杂释义:掺杂。
搀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傅羼释义:附会,搀杂。
- 2.
儳乱释义:搀杂,混杂。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然同在一城之中,建立礼拜堂,必归一教,无相儳乱。”
- 3.
南腔北调释义:形容语音不纯,搀杂南北方音。
- 4.
夹搀释义:方言。搀杂,混杂。
- 5.
搀合释义:搀杂混合。
- 6.
搀和释义:⒈(把几种不同的东西)搀杂混合在一起:把大米和小米搀和在一起,煮成二米饭。 ⒉比喻参与某事(含贬义):这事你可千万别搀和。
- 7.
杂和释义:几种食品搀杂在一起。
- 8.
杂霸释义:谓用王道搀杂霸道治理国家。语出《汉书·元帝纪》:“﹝太子﹞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书》:“谓之杂霸者,其道固本於王也。”明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未有用杂霸之説而治,能几希於王者也。”清刘熙载《艺概·文概》:“陆宣公文,贵本亲用,既非瞀儒之迂疎,亦异杂霸之功利,於此见情理之外无经济也。”严复《主客平议》:“世岂有外是为学者乎?就令有之,无亦杂霸功利之末流,可以幸一时之富强,而不可以致太平之
- 9.
浑杂释义:混杂,混合搀杂。
- 10.
混羼释义:混杂;搀杂。
- 11.
渗杂释义:搀杂,混杂。
- 12.
石硪释义:石或铁制的打夯工具。 曹禺《日出》第二幕:“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由近渐远,搀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这种神情和语气,都像廿七年前那个有风的天气,卢一民 也是这样站在 唐琳 的面前,只是比那时显得深沉,那时像爆竹在天空爆炸,现在像石硪夯打着地面。”
- 13.
窜杂释义:搀杂;混杂。
- 14.
粮户释义:⒈缴纳田赋之民户。《明史·食货志二》:“里甲催徵,粮户上纳,粮长收解,州县监收。粮长不敢多收斛面,粮户不敢搀杂水穀糠粃。”⒉方言。地主。《太平天囯歌谣》:“毛竹笋,黄又黄,农民领袖 李忠王。种田人见了他赛过亲娘,粮户见了他像见阎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伪满 压迫咱们十四年,粮户苦害我们几千年。”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何况说起来,你还有家当,大小总算个粮户。”
- 15.
纯正释义:纯粹;不搀杂其他成分。
- 16.
脏煤释义:搀杂垃圾而售不出去的煤。
- 17.
裹抹释义:⒈含混遮掩。 ⒉搀杂。如:没留神把他的书给裹抹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