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万羊释义:唐 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 李德裕 为太子少保,分司 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 2.
作治释义:⒈谓使天下太平。《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网纪。”⒉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宋 兴,太祖 将平定四方,命 魏丕 主作,责以称职。每造兵器,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閲之,作治之巧尽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景德 中,以岁造之器可支三二十年,而创作未已,天子念劳费之宜省也……令给用有餘诸作治以权宜罢焉。”
- 3.
凶勃释义:凶狠乖戾。《晋书·皇甫真传》:“护 九年之间三背王命,揆其奸心,凶勃未已。”
- 4.
吾公释义:⒈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左传·襄公三十年》:“郑 伯有 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杜预 注:“家臣,故谓 伯有 为公。”⒉对人的敬称。常用于函札。
- 5.
嘻嘻释义:⒈欢笑貌;喜悦貌。 《易·家人》:“妇子嘻嘻,终吝。”孔颖达 疏:“嘻嘻,喜笑之貌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復始。”王冰 注:“嘻嘻,悦也。”唐 韩愈《崔评事墓铭》:“朝之言嘻嘻,夕之言怡怡。”⒉象声词。笑声。元 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好着我尽在嘻嘻冷笑中,我劝着他怎不从?”《红楼梦》第二四回:“香菱 嘻嘻的笑道:‘我来找我们姑娘,总找不着。’”骆宾基《罪证》:“真不好意思,老财东嘻嘻--一个烟泡涨到三元了。”⒊象声词。叹气声。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 6.
国言释义:国人的谤言。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南朝 宋 颜延之《自陈表》:“臣 延之 人薄宠厚,宿尘国言。”
- 7.
壑谷释义:山沟;两山之间的洼地或水道。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伯有 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按,此用以喻地下窟室。《韩非子·说疑》:“以其主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按,此用以喻地位之卑下。清 唐甄《潜书·富民》:“既亡於上,復取於下,转亡,转取,如填壑谷,不可满也。”
- 8.
多违释义:⒈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唐 李商隐《春雨》诗:“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⒉谓久别。唐 王勃《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 9.
夜肆释义:犹夜市。 唐 李商隐《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更持鱼目,当夜肆以沽诸;復挈豚蹄,视天时之未已。”
- 10.
大鑪释义:亦作“大炉”。《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唐 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大鑪覆载之间,占风纳賮。”唐 杜甫《遣怀》诗:“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炉,一本作“罏”。
- 11.
奥主释义:⒈国内之主。指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共 有宠子,国有奥主,无施於民,无援於外。”孔颖达 疏:“奥是内之义。”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今者殷忧未已,祸难相寻,宗社无依,奥主宜立。”⒉深沉明睿之主。《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上非奥主,下皆市人。”吕延济 注:“奥,深也。言非深沉知人之主也。”⒊主谋者。《宋书·袁豹传》:“梁 益 人士,咸明王化,虽驱迫一时,本非奥主。”⒋靠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昼 以 卿 为奥主,随驾至 洛 下,携同年数人,醉於
- 12.
岁功释义:⒈一年的时序。《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銖、两、斤、钧、石也……四万六千八十銖者,万一千五百二十物历四时之象也。而岁功成就,五权谨矣。”南朝 宋 沉约《悯国赋》:“时难纷其未已,岁功迫其将徂。”《北史·循吏传论》:“为政之道,宽猛相济,犹寒暑迭代,俱成岁功也。”明 宋濂《燕书》之三三:“阴阳合而大化彰,寒暑正而岁功成,夫妇和而家政理,天道也,亦人道也。”⒉一年农事的收获。《汉书·礼乐志》:“阳出布施於上而主岁功,阴入伏藏於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功。”汉 王符《潜夫论·爱日》:“竟亡一岁
- 13.
布路释义:谓分路走散。《左传·襄公三十年》:“郑 伯有 耆(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而罢。”杜预 注:“布路,分散。”《新唐书·陆贽传》:“师一挫伤,则乘其危橈,布路东溃。”《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百官退朝,闻乱兵入城,布路窜匿。”
- 14.
帘视壁听释义:隔帘所见,隔壁所听。 谓所得情况没有确切根据。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马践犬》:“《芥隱筆記》:歐陽 與同院學士出遊,遇馬踐犬,死於道,公試書其事,同院曰:‘有犬卧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公曰:‘使子修史,萬卷未已也。莫若逸馬殺犬於道。’《捫虱詩話》又載此事,爲 穆修 云:‘馬逸,有黄犬遇蹄而斃。’……文意固似 歐陽 者,然據其時,則 穆 在先矣。《芥隱》之言,恐亦簾視壁聽者耶?亦未爲古。”
- 15.
年灾释义:指自然灾害。晋 陶潜《有会而作诗》序:“旧穀既没,新穀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 16.
徂迁释义:⒈迁徙。 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⒉消逝;流逝。唐 刘希夷《巫山怀古》诗:“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宋 王安石《曹太皇神主祔庙慰皇帝表》:“日月徂迁,礼有顺变,伏望少抑至情,以幸天下。”⒊谓死亡。《南齐书·王俭传》:“事涉两朝,岁绵一纪,盛年已老,孙孺巾冠。人物徂迁,逝者将半。”清 刘大櫆《祭族长嗣宗先生文》:“呜呼!江西 之 刘,巷有朱轮,既其徂迁,无復显人。”
- 17.
御者释义:⒈驾御车马的人。《仪礼·既夕礼》:“御者执策,立于马后。”《孟子·滕文公下》:“御者且羞与射者比。”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尔廼税驾乎蘅皋,秣駟乎芝田……覩一丽人,于巖之畔,廼援御者而告之。”⒉侍从。《仪礼·既夕礼》:“御者四人皆坐持体。”郑玄 注:“御者,今时侍从之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后汉书·梁冀传》:“寿 见 宫,輒屏御者,託以言事,因与私焉。”《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元年》:“帝与昭仪坐,使御者 于客子 解篋缄,未已。”胡三省 注:“御者,侍者也。”⒊谓值班的小
- 18.
残烈释义:残酷剧烈。章炳麟《五无论》:“国界虽破,而聚落犹未破,则残烈之战争未已。”郭沫若《羽书集·三年来的文化战》:“像这样极不完全的一项调查,也可以见到我国的文物是遭到了怎样残烈的一个空前浩劫。”
- 19.
涂夫释义:路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嗟嗟,风雨如晦,灯烛无光;长夜昏昏,鼾睡未已;集涂夫而圈处之,羣死尸而一室之。”
- 20.
漂溺释义:⒈冲没,淹没。《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唐 韦应物《使云阳寄府曹》诗:“百里次 云阳,閭阎问漂溺。”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二:“奔流未已坑穀平,折苇枯荷恣漂溺。”⒉指漂没溺死。清 袁枚《续新齐谐·温将军》:“是年 乍浦 潮灾,漂溺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