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馆 [jiù guǎn]
1. 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引申指生子。
3. 谓赴宫廷治事之所。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就馆 引证解释
⒈ 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引申指生子。馆即侧室。
引《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絶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宋史·韩琦传》:“琦 乘间进曰:‘……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
按《礼记·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
⒉ 谓赴宫廷治事之所。
引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
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我笑道:‘这个给我们就馆的差不多,阔不到那里去。’”
国语词典
就馆 [jiù guǎn]
⒈ 迁往侧室分娩。
引《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⒉ 前往宫廷办事的地方。
引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
⒊ 充任幕宾或家庭教师。
引宋·赵叔向《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
就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吉馆释义:古代临产妇女所居之侧室。 因择吉就馆,故称“吉馆”。
- 2.
就馆释义:⒈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 引申指生子。《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絶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宋史·韩琦传》:“琦 乘间进曰:‘……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按《礼记·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馆即侧室。⒉谓赴宫廷治事之所。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宋 赵叔向《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
- 3.
延留释义:⒈留居。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张华 ﹞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宋史·外国传六·大食国》:“上赐以袭衣、冠带、被褥等物,令閤门宴犒讫,就馆,延留数月遣回。”⒉延续;拖延不走。茅盾《暴风雨》:“昨晚延留到今晨的密雨,趁着晓风,打扑人脸越发有劲。”杨沫《青春啊,永远发出绚烂的光彩吧》:“十一月下旬我正准备走了,孩子忽然生起病来,我焦灼,可是隐隐地又有些欢喜--这样仿佛给自己的延留找到了借口。”
- 4.
邮人释义:⒈传递公文书信的人。汉 王充《论衡·定贤》:“先师古语,到今具存,虽带徒百人以上,位博士文学,邮人门者之类也。”⒉驿站的小吏。《新唐书·藩镇传·李载义》:“时大酋 李畅 者,晓华人语,尤凶黠。既就馆,横须索,抶疻邮人。”《旧唐书》作“驛吏”。⒊指集邮的人。《人民邮电报》19:“去年首套‘庚午年’邮票一出,即引起邮人议论纷纷。”⒋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荀子·成相》:“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杨倞 注:“不可尤责於人,自美其身。”
- 5.
都布释义:布名。即荅布。一种质地粗厚的布。《后汉书·马援传》:“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 援 制都布单衣。” 李贤 注:“《东观记》‘都’作‘荅’。《史记》曰:‘荅布千匹。’《前书音义》曰:‘荅布,白叠布也。’”《汉书·货殖传序》 唐 颜师古 注:“麤厚之布也,其价贱,故与皮革同其量耳,非白叠也。荅者,厚重之貌,而读者妄为榻音,非也。”
- 6.
馆客释义:⒈谓接待宾客。《周礼·秋官·司仪》:“君馆客,客辟。”郑玄 注:“君馆客者,客将去,就省之,尽殷勤也。”《左传·哀公十五年》:“陈成子 馆客。”杜预 注:“使 景伯 子赣 就馆。”⒉门客;幕宾。《魏书·崔亮传》:“冲 甚奇之,迎为馆客。”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郡人求馆客者,多就谋之。”明 瞿佑《归田诗话·东鲁遗黎》:“信云父,山东 人,元 兵南下,为 张宏范 元帅馆客。”⒊指塾师。宋 吴自牧《梦粱录·闲人》:“食客者:有训导蒙童子弟者,谓之‘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