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 [shī zhèng]
1. 施行政务。
例施政大针。
英[administration;]
施政 引证解释
⒈ 实施政务。
引《管子·大匡》:“小侯既服,大侯既附,夫如是始可以施政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
例如:施政纲领。
⒉ 放宽禁令。
引《吕氏春秋·慎大》:“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土施政去赋。”
陈奇猷 校释:“孙 读‘施’为‘弛’,是……此文谓庶士弛其禁令,免其繇赋也。”
国语词典
施政 [shī zhèng]
⒈ 施行政务。
引《管子·大匡》:「小侯既服,大侯既附,夫如是,则始可以施政矣。」
《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庶士施政去赋,然后济于河。」
例如:「施政纲领」。
施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弛一张释义: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 2.
仁政说释义:中国先秦儒家关于以仁义道德为施政准则的政治学说。
- 3.
体元居正释义: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 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晋 杜预 注:“隐公 之始年,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 4.
作事释义:⒈谓役民兴造。《左传·昭公八年》:“﹝ 师旷 曰﹞: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⒉处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⒊谓施政。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国家作事如此,汉 祚衰亡之徵。”⒋任职;工作。陈翔鹤《古老的故事》六:“在此刻的××省作事,那还能论什么本行不本行呢?只消一遇有机会,你就得见
- 5.
八政释义: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方面。 具体内容不一:(1)《书·洪范》:“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后世所称“八政”多指此而言。
- 6.
准程释义:⒈准则;法式。 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及公当职施政,示人準程。良士勇善,伪夫去饰。”《元史·礼乐志三》:“迎神,奏《文明之曲》:‘天纵之圣,集厥大成。立言垂教,万世準程。’”清 袁枚《新齐谐·铜人演西厢》:“乾隆 二十九年,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每齣插匙开锁有一定準程,误开则坐卧行止乱矣。”⒉一定的规程,确定的把握。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洞宾 云:‘我十年苦志,一举成名,是荷包里东西,拿得定的
- 7.
布政释义:⒈施政。《左传·成公二年》:“《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史记·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⒉布政使的省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那 朱四府 乃 山东 人氏,父亲 朱布政 与 邵爷 却是同年。”参见“布政使”。
- 8.
布治释义:⒈普遍治理。《书·禹贡》“禹 敷土”孔 传:“洪水汎溢,禹 布治九州之土。”⒉颁布政令或法典。《周礼·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郑玄 注:“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於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鐸以徇之,使万民观焉。”孙诒让 正义:“大宰於 周 正月朔日始宣布治典於畿外邦国、畿内都鄙。”⒊谓施政。明 高启《三贤堂》诗:“至今郡中人,犹想布治年。”
- 9.
建极释义:⒈建立中正之道。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一说谓建立法度、准则。蔡沉 集传:“建,立也。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準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八年》:“自 胡紘、刘德秀 去位,侂胄 亦厌前事,故 鏜 等令言者以‘建极’之説投之。侂胄 用其言,学禁渐弛。”⒉指帝王即位。唐 崔融《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陛下宝命絪緼,元期肸蠁,包混元而建极,宅造化而开阶,剖灵符於天,合至德於地。”
- 10.
惰政释义:懒惰施政。
- 11.
政道释义:施政的方略。
- 12.
施政释义:施行政务或推行政治措施:施政方针。
- 13.
民主党释义: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其前身是18世纪80年代形成的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党。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代表南方奴隶主的利益。后长期与共和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没有固定的党纲,只有不同时期的竞选和施政纲领。只要在选举中投该党候选人选票的,就被视为该党党员。该党的标志是驴。
- 14.
求诗释义:⒈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风、采诗。《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汉 何休 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於邑,邑移於国,国以闻於天子。”⒉谓寻觅诗句。宋 陆游《别王伯高》诗:“倾家酿酒犹嫌少,入海求诗未厌深。”
- 15.
治宜释义:⒈指合宜的施政措施。⒉泛指施政措施。
- 16.
治状释义:施政的成绩。
- 17.
治略释义:施政的方略。
- 18.
治要释义:⒈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郑玄 注:“治要,若岁计也。”孙诒让 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⒉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 黄 老 术,故相 齐 九年,齐国 安集,大称贤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魏武 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⒊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⒋摘录主要部分。如 唐 初 魏徵 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
- 19.
治迹释义:政绩,施政的事迹。
- 20.
治行释义:⒈为政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管子·八观》:“治行为上,爵列为下,则豪桀材臣不务竭能,便辟左右不论功能。”宋 曾巩《道山亭记》:“程公 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餘功又及於此。”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胡文忠公 抚 鄂 时,尝明保 东湖 县令 张建基 之治行。”⒉施政的措施。《汉书·薛宣传》:“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⒊整理行装。《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 卒。参 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