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戮 [dà lù]
1. 谓杀而陈尸示众。
3. 亦作“大僇”。大耻辱。
大戮 引证解释
⒈ 谓杀而陈尸示众。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
《韩非子·十过》:“悬 叔瞻 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 鼂错 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
⒉ 亦作“大僇”。大耻辱。
引《荀子·王霸》:“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
杨倞 注:“为天下大戮辱也。”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身残家破,为世大僇。”
国语词典
大戮 [dà lù]
⒈ 杀死、处死且陈尸示众。
引《韩非子·十过》:「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
《史记·卷一〇一·袁盎鼌错传》:「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大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戎啓行释义: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唐 柳宗元《剑门铭》:“鼖鼓一振,元戎启行,取其渠魁,以为大戮。”
- 2.
大僇释义:见“大戮”。
- 3.
大戮释义:⒈谓杀而陈尸示众。《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韩非子·十过》:“悬 叔瞻 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 鼂错 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⒉亦作“大僇”。大耻辱。《荀子·王霸》:“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杨倞 注:“为天下大戮辱也。”唐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身残家破,为世大僇。”
- 4.
宗氏释义:同族,宗族。《左传·定公四年》:“殷 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 周公,用即命于 周。”《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篡,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
- 5.
庸勋释义:⒈酬赏有功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⒉功勋。《后汉书·王允传》:“方欲列其庸勋,请加爵赏,而以奉事不当,当肆大戮。”《周书·晋荡公护传》:“未効庸勋,先居上将。”
- 6.
支分释义:⒈分割,分解。 《战国策·秦策三》:“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唐 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⒉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传首 洛阳,支分其体。”《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⒊
- 7.
星数释义:⒈星的数目。《公羊传·桓公八年》“天子之三公也”唐 徐彦 疏:“此言天子立百二十官者,非直上纪星数,亦下应十二辰。”⒉犹星命、运数。明 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后世星数之説行,谓人之富贵贫贱寿夭,莫不定於有生之初。”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灵迹·临安术士》:“﹝术士﹞告之曰:‘君星数甚恶,明春恐不免大戮。’”田汉《获虎之夜》:“咳,这也是一种星数。”⒊指星相之术。《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长安 西市中有个算命的老人……叫做 李知微,星数精妙。”
- 8.
积世释义:⒈累代,世代。《后汉书·苏竟传》:“且火德承 尧,虽昧必亮,承积世之祚,握无穷之符,王氏 虽乘閒偷篡,而终婴大戮。”唐 孟郊《右方诸青童君》诗:“栖景若林柯,九絃空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载款。”⒉谓老于世故。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俺失所算,谩摧挫,被这个积世的老虔婆瞒过我。”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二章:“不相信以他这个毫无前途的穷教习,会被一个积世老婆婆和一个能干的中年妇人真个看得上眼。”
- 9.
诛鲸释义:《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 ”后遂以“诛鲸”指诛杀大奸首恶。《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先生感激弃耒耜,坐间谈笑许诛鲸。”
- 10.
鲸观释义:即京观。 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明 王思任《寄赠何和阳总戎定海》诗:“风边綃泪封鲸观,月里蛮歌到鹤楼。”参见“京观”。
- 11.
鲸鲵释义:⒈即鲸。 雄曰鲸,雌曰鲵。唐 卢纶《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明 李梦阳《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⒉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太平天囯 洪仁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