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边 [shí biān]
1. 充实边疆。
实边 引证解释
⒈ 充实边疆。
引《汉书·晁错传》:“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係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
《晋书·傅玄传》:“宜更置一郡於 高平川,因 安定 西州都尉募乐徙民,重其復除以充之,以通北道,渐以实边。”
《宋史·食货志上二》:“使田畴尽闢,岁收滋广,一遇丰稔,平糴以实边,则所省漕运亦博。”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自 吉林、黑龙江 袤延以达於 西藏 三万里,安能日日应敌,处处设防,除此移民实边,更无善策。”
实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强释义:⒈健壮。彊,同“ 强 ”。 汉 王充 《论衡·无形》:“白髮復黑,齿落復生,身气丁彊,超乘不衰,乃可贵也。”⒉指健壮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譬犹家人遇寇贼者,必使老小羸软居其中央,丁彊武猛卫其外。”《三国志·魏志·梁习传》:“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彊以为义从。”
- 2.
傜役释义:亦作“傜伇”。 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名目繁多,办法苛严。汉 王符《潜夫论·实边》:“此均苦乐、平傜伇、充边境、安中国之要术也。”《南史·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以羣孽,赋调云起,傜役无度。”《新唐书·来济传》:“省傜役,驭下之宜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傜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 3.
实边释义:充实边疆。
- 4.
屯田制释义:汉以后利用军民垦荒以取得给养和税粮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文帝听从晁错建议,募民实边,为民屯之始。汉武帝令戍兵在西北边境屯田,为军屯。曹操于公元196年在许下募民屯田。唐宋民屯又称营田。明代盐商在边郡募民垦种,以所得粮草换盐,称盐屯为商屯。
- 5.
番戍释义:仍世经略 江 淮,於是转运中州,以实边镇,百姓疲於道路。
- 6.
益边释义:充实边境。
- 7.
袭伐释义:突然袭击,声罪讨伐。 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杜预 注:“伐,声其罪;侵,钟鼓无声;袭,掩其不备。”《逸周书·文传》:“《开望》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汉 王符《潜夫论·实边》:“《周书》曰:土多人少,莫出其材,是谓虚土,可袭伐也。”
- 8.
餽边释义:谓输送粮食财物以实边地。餽,通“馈”。宋 叶适《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国家徒倚世将扞虏,而不为 蜀 虑叛臣;岁举緡钱四千餘万遡流而运,名曰餽边,实富 吴氏,民力尽矣。”
- 9.
馈边释义:谓输送粮食财物以实边地。餽,通“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