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 [shí èr lǜ]
1.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十二律 引证解释
⒈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引《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
《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
国语词典
十二律 [shí èr lǜ]
⒈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
十二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均释义: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 2.
七始释义:⒈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⒉作为乐曲名。
- 3.
七调释义:古乐律高低音域,自黄钟至中吕,称七调。 《魏书·乐志》:“崔九龙 言於太常卿 祖莹 曰:‘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於黄钟,终於中吕。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宫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后世宫、商、角、羽各有七调,称四声二十八调。参阅《宋史·乐志十七》。
- 4.
三始释义:⒈三朝。指正月一日。⒉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⒊指第三个被贬官为始安太守的人。⒋汉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
- 5.
中吕释义:⒈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其于十二月为四月,因亦用以称农历四月。⒉指律合中吕的歌曲。
- 6.
乾律释义:即阳律。 指十二律中的黄鐘、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 7.
仲吕释义:⒈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十二律”。⒉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
- 8.
元声释义:十二律的一种。
- 9.
八十四调释义: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 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开皇 七年乐议中 郑译 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宋 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元 明 诸种宫调,都凭借八十四调的相互关系而明确了它们在十二律宫调体系中的确切音位。
- 10.
六吕释义:古乐有十二律,阳声阴声各六,阳为律,阴为吕。
- 11.
六律释义:⒈黄钟,⒉大吕(# C),⒊太簇,⒋夹钟(# D),⒌姑洗,⒍中吕,⒎蕤宾(# F),⒏林钟,⒐夷则(# G),⒑南吕,⒒无射(# A),⒓应钟,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古书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就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 12.
六钟释义:⒈见“六鐘”。⒉亦作“六钟”。六吕。十二律中属阴声之六音。
- 13.
凤律释义:《吕氏春秋·古乐》:“﹝ 伶伦 ﹞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后世因以“凤律”指音律。
- 14.
函钟释义:⒈亦作“函鐘”。十二律之一,即林钟。⒉见“函钟”。
- 15.
十二宫释义:⒈即十二律。 宋 苏辙《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宋 姜夔《凄凉犯》词序:“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⒉天文学名词。太阳与月亮沿黄道运行一周,每年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都有一定部位,分黄道周天三百六十度为十二段,每段三十度,称十二宫。名为: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等。亦名为:白羊,金牛,阴阳(一作双子),巨蟹,狮子,双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人马,磨羯,宝瓶,双鱼。参阅 明 贝琳《七政推步》、
- 16.
十二律释义: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 17.
十二月律释义:即十二律。
- 18.
十二钟释义:⒈见“十二鐘”。⒉亦作“十二钟”。能和五音、十二律的成套的钟。共十二枚,故名。⒊犹言十二律。
- 19.
南吕释义:⒈古代乐律调名。十二律之一,属阴律。⒉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 20.
叶律释义:合乎节令。古人以十二律管与十二月相配,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