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 [tán bō yuè qì]
1. 指由于拨动琴弦而发音的一类乐器,如琵琶、月琴、三弦等。
弹拨乐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甲释义: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
- 2.
吹拉弹唱释义:指吹奏、拉弦和弹拨乐器以及歌唱等技艺。《作品与争鸣》1983年第11期:“她同时也非常喜欢他的那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装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上写文章哩!”
- 3.
塞依吐尔释义:赛依吐尔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赛依吐尔: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其名来自波斯语,“赛依”是“三”,“吐尔”为“琴弦”,即三弦琴的意思。
- 4.
大忽雷释义:唐 代弹拨乐器。其形制为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
- 5.
宝柱释义:古代筝、琴、瑟等弹拨乐器的弦柱。
- 6.
小弦释义:⒈弧形曲线。 常用以称旧历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将晦时的眉状月。⒉小絃:亦作“小弦”。指弹拨乐器的细弦。
- 7.
弦子释义:⒈即“三弦”⒉彝族弹拨乐器。⒊藏族歌舞。多在节日喜庆时自娱自乐表演。
- 8.
木拨释义:弹拨乐器的弹拨木片。
- 9.
系爪释义: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形似指甲,戴于指端。
- 10.
胶柱调瑟释义: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 11.
诗琴释义:源自东方有大梨形琴身和带品的指板、有六到十三对琴弦、用置于琴头中的弦轴调音的弹拨乐器。
- 12.
赛依吐尔释义: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其名来自波斯语,“赛依”是“三”,“吐尔”为“琴弦”,即三弦琴的意思。
- 13.
里拉释义:⒈意大利语音译词。土耳其、圣马力诺等国的本位货币均译为里拉。⒉也叫诗琴。拨奏弦鸣乐器。历史悠久,曾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弹拨乐器。演奏时,左手抱琴,右手用拨子弹弦发音。
- 14.
银指甲释义:银制的假指甲,弹拨乐器用。
- 15.
鸣筝释义:⒈筝。弹拨乐器。南朝 梁简文帝《筝赋》:“陈宝器於紈罗,抚鸣筝而动曲。”唐 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絃将手语弹鸣筝。”王鼎《焚椒录》引 辽 萧观音《回心院》词:“张鸣筝,恰恰语娇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⒉弹筝。明 唐顺之《永年公馆夜宿》诗:“静院无朋休对酒,高楼有女独鸣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