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范 [guǐ fàn]
1. 法则,模范。
例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尚书序》
敬遵轨范,以资一生。——《魏书》
英[rules; example; regulation;]
轨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轨笵”。规范,楷模。
引《<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北史·魏彭城王勰传》:“汝亲则宸极,官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轨范。”
宋 江师心 《<古文苑>序》:“去取以法,所以示后学之轨范;兼存乎古,所以广后学之知识。”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叙言》:“风格相仍,渐成轨笵。”
⒉ 见“轨范师”。
国语词典
轨范 [guǐ fàn]
⒈ 模范。
引《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宏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近法式
轨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圭臬释义:古时测日影的器具。比喻准则、法度:奉为圭臬。臬(niè):测日影的表。
- 2.
圭表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是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其构造是把圭平放在石座上,把表分别立在圭的南北两端。根据日影长短的变化可以测定节气。
- 3.
标准释义:⒈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⒉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标准音。标准时。她的发音很标准。
- 4.
法式释义:标准的格式:《营造法式》。
- 5.
程序释义:⒈事情进行的步骤、次序:工作程序。⒉计算机在执行任务时,对它所处理的对象以及处理规则的一种描述。是通过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
轨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轨释义:乃种轨范之意。
- 2.
世程释义:世人的轨范、法式。唐 岑参《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唐 刘禹锡《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大和 二年,增新室既成,祔显考于尊位,告饗由礼,观之者以为世程。”元 王恽《御骠出厩图》诗:“圣经説备预,万古为世程。”
- 3.
丽轨释义:遵依轨范。
- 4.
五处供养释义:对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等常作供养。
- 5.
后范释义:以后行为的轨范。
- 6.
后轨释义:后世轨范。
- 7.
格轨释义:格调轨范。
- 8.
检闲释义:法度,轨范。
- 9.
畏慕释义:⒈畏惧和羡慕。《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孔 传:“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⒉指尊敬仰慕。《旧唐书·郭元振传》:“元振 风神伟壮,而善於抚御,在 凉州 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宋史·苏轼传》:“宰相 韩琦 曰:‘軾 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復异辞矣。’”明 刘基《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所至有德,泽加於民,真足以起后人之畏慕,昭轨范於将来。”
- 10.
秘轨释义:珍秘的轨范。
- 11.
謡诵释义:歌诵。 南朝 梁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其可以垂轨范,著謡诵者,迄於兹辰。”宋 陆游《贺王提刑启》:“方揽澄清之轡,已腾謡诵之声。”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余惟诗之为道,泛论之,则謳歌謡诵,义类广博,浩乎靡所涯涘;精言之,则格律绳尺,体裁谨严,划然无可偭越。”
- 12.
轨物释义:⒈轨范;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轨物者也。”杜预 注:“言器用众物不入法度,则为不轨不物。”《魏书·羊深传》:“将以纳民轨物,莫始於经礼。”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今风示四夷,示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尽循旧制。”⒉指规范事物。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寧可以轨物字民,作范垂训者乎?”《新唐书·李景伯传》:“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非彊干弱枝,经邦轨物之谊。”明 王廷相《栗应宏道甫字说》:“又能於穷通得丧、生死祸福之际,安於义命而不乱,则人道尽而足以轨物矣。”
- 13.
轨笵释义:见“轨范”。
- 14.
轨行释义:轨范的行为。
- 15.
轨训释义:⒈训诫。⒉轨范法则。
- 16.
达天释义:⒈上告天帝。明 冯梦龙《女丈夫·洪客祈雨》:“感格原无别径,达天惟有真诚。”⒉明了自然规律;乐天知命。清 钮琇《觚賸·三别号》:“客有问者曰:‘相地何用?’宫詹 自指曰:‘将以藏此躯耳。’时司寇与相国尚无恙,而 宫詹 方在盛年,遽为此语,亦足以见达天之致矣。”清 曾国藩《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於轨范之中……教之《大学》,以达於本末终始之序,治国平天下之术。教之《中庸》,以尽性而达天。”
- 17.
逸轨释义:高洁的轨范。
- 18.
阿咤力教释义:阿吒力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为“轨范师”、“导师”、“正行”。白族称之为“阿吒力轰”,直译为汉语就是阿吒力教的意思。
- 19.
阿阇黎释义:亦作“阿闍梨”。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 20.
风轨释义:⒈犹风度;作风。 《后汉书·独行传序》:“虽事非通圆,良其风轨有足怀者。”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四·僧含》:“元嘉 七年,新兴 太守 陶仲祖 立 灵味寺,钦 含 风轨,请以居之。”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唐 人则‘闺中少妇不知愁’、‘西宫夜静百花香’,婉孌中自矜风轨。”⒉犹言教化法度。《魏书·张彝传》:“高祖 大圣临朝……开翦荆棘,徙御神县,更新风轨,冠带朝流。”《北史·甄琛传》:“请免所居官以肃风轨。”⒊风标、轨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