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犯上 犯上的意思
fànshang

犯上

简体犯上
繁体
拼音fàn shang
注音ㄈㄢˋ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àn,(1) 抵触,违反。【组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组词】:犯人。罪犯。(3) 侵害,进攻。【组词】:侵犯。秋毫无犯。(4) 触发,发作。【组词】:犯病。犯愁。犯疑。(5) 做错事情。【组词】:犯错误。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基本含义

指冒犯上级或触犯上级的禁忌。

犯上的意思

犯上 [fàn shang]

1. 冒犯长辈或上级。

犯上作乱。

[go against one’s superiors;]

犯上 引证解释

⒈ 冒犯或违抗尊长。

《论语·学而》:“有子 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序》:“州民有暴悖者相率遮道,麾訶不去。公忿其犯上,立毙六七人。”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你自己的干证,説你犯上是真,还有甚么讲!”
鲁迅 《呐喊·社戏》:“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国语词典

犯上 [fàn shang]

⒈ 冒犯上位的人。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


犯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君释义:⒈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
    • 2.
      不臣之心释义: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3.
      仁爱之道释义:出自《论语》,孝顺爹娘。 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
    • 4.
      作乱释义:发动叛乱:犯上作乱。
    • 5.
      僭乱释义:⒈虚妄淆乱。⒉犯上作乱。
    • 6.
      僭乐释义:谓乐舞的规模超越礼制的规定。 《穀梁传·隐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初献六羽,始僭乐矣。”范宁 集解:“下犯上谓之僭。”
    • 7.
      僭杂释义:谓下者犯上,混乱失序。
    • 8.
      僭臣释义:犯上作乱之臣。
    • 9.
      僭竖释义:指悖逆犯上者。
    • 10.
      僭逆释义:⒈越礼犯上。 ⒉指僭逆之人。
    • 11.
      凌等释义:超越等级。谓下犯上。
    • 12.
      囊血射天释义: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
    • 13.
      大逆不道释义:原指犯上谋反。现也指罪大恶极。《汉书 杨恽传》:“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逆:叛逆。不 道:不合正轨,不合道德。
    • 14.
      大逆无道释义: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 15.
      干色释义:⒈犹犯颜。 色,指对方的脸色。《汉书·叙传下》:“建平 质直,犯上干色。”⒉谓追逐女色。《太平广记》卷四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苏琼》:“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对,然目不干色,曾无秽行。”⒊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岁干色为头,支色为身,纳音色为腹。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脛,纳音色为蹄。”
    • 16.
      忤鳞释义:犹逆鳞。 谓直言犯上。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晋书·慕容皝载记》:“王宪、刘明,忠臣也,愿宥忤鳞之愆,收其药石之效。”
    • 17.
      悖逆释义:指违反正道, 犯上作乱:悖逆之罪。悖逆天道。
    • 18.
      批鳞请剑释义: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 19.
      批鳞释义:⒈谓敢于直言犯上。⒉削除鱼鳞。
    • 20.
      犯上作乱释义:旧指触犯皇 权或尊长,搞叛逆活动。《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

犯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君释义:⒈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
    • 2.
      不臣之心释义: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3.
      仁爱之道释义:出自《论语》,孝顺爹娘。 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
    • 4.
      作乱释义:发动叛乱:犯上作乱。
    • 5.
      僭乱释义:⒈虚妄淆乱。⒉犯上作乱。
    • 6.
      僭乐释义:谓乐舞的规模超越礼制的规定。 《穀梁传·隐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初献六羽,始僭乐矣。”范宁 集解:“下犯上谓之僭。”
    • 7.
      僭杂释义:谓下者犯上,混乱失序。
    • 8.
      僭臣释义:犯上作乱之臣。
    • 9.
      僭竖释义:指悖逆犯上者。
    • 10.
      僭逆释义:⒈越礼犯上。 ⒉指僭逆之人。
    • 11.
      凌等释义:超越等级。谓下犯上。
    • 12.
      囊血射天释义: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
    • 13.
      大逆不道释义:原指犯上谋反。现也指罪大恶极。《汉书 杨恽传》:“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逆:叛逆。不 道:不合正轨,不合道德。
    • 14.
      大逆无道释义: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 15.
      干色释义:⒈犹犯颜。 色,指对方的脸色。《汉书·叙传下》:“建平 质直,犯上干色。”⒉谓追逐女色。《太平广记》卷四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苏琼》:“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对,然目不干色,曾无秽行。”⒊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岁干色为头,支色为身,纳音色为腹。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脛,纳音色为蹄。”
    • 16.
      忤鳞释义:犹逆鳞。 谓直言犯上。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晋书·慕容皝载记》:“王宪、刘明,忠臣也,愿宥忤鳞之愆,收其药石之效。”
    • 17.
      悖逆释义:指违反正道, 犯上作乱:悖逆之罪。悖逆天道。
    • 18.
      批鳞请剑释义: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 19.
      批鳞释义:⒈谓敢于直言犯上。⒉削除鱼鳞。
    • 20.
      犯上作乱释义:旧指触犯皇 权或尊长,搞叛逆活动。《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

犯上造句

1.清代的文字狱对所谓犯上作乱的知识分子灭门灭族,覆巢无完卵,惨无人道!

2.高老太爷听说有些年轻学生在外面印报纸,散布谣言,专跟他作对,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犯上作乱,目无君长了。

3.遗老们把这些青年学生办报、演剧等等,一律看作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4.那个罪犯上个月作案后,便销声匿迹了,再也没有露面。

犯上(fan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犯上是什么意思 犯上读音 怎么读 犯上,拼音是fàn shang,犯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犯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