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讲 [dōu jiǎng]
1. 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
2. 魏晋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
4. 谓演兵讲武。
都讲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参阅 余嘉锡 《论学杂著·都讲》。
引《后汉书·丁鸿传》:“鸿 年十三,从 桓荣 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
《新唐书·叛臣传·陈少游》:“幼习 老子、庄周 书,为崇玄生,诸儒推为都讲。”
清 吴伟业 《题西泠闺咏》之一:“絳纱弟子称都讲,碧玉才人本内家。”
⒉ 魏 晋 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 诸人共在 会稽王 斋头。
引支 为法师, 许 为都讲。”
前蜀 贯休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祗缘 支遁 谈经妙,所以 许询 都讲来。”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黎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
⒊ 谓演兵讲武。 《晋书·礼志下》:“古四时讲武,皆於农隙。一本作“都试”。参见“都试”。
引汉 西京 承 秦 制,三时不讲,惟十月都讲。”
国语词典
都讲 [dōu jiǎng]
⒈ 古时主持学舍的人。
⒉ 学舍主讲的人。
引《后汉书·卷三七·丁鸿传》:「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
⒊ 讲唱变文时担任唱经的人。
都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脑儿释义:通通:她兴奋得很,把心里的话一股脑儿都讲出来了。
- 2.
倾肠倒肚释义: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 3.
全盘托出释义: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 4.
祥鳣释义:《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以“祥鱣”为称颂 杨 姓仕官人家之典。
- 5.
讲经释义:⒈讲说儒家经义。《晋书·礼志下》:“魏 正始 中,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清 黄宗羲《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⒉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正法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北魏 杨衒之《洛
- 6.
讲话释义:⒈说话;发言:他很会讲话。 这次座谈会没有一个不讲话的。来宾也都讲了话。⒉指责;非议:你这样搞特殊,难怪人家要讲话了。⒊讲演的话:他的讲话代表了多数人的要求。⒋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于书名):《形式逻辑讲话》。
- 7.
都讲释义:⒈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后汉书·丁鸿传》:“鸿 年十三,从 桓荣 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新唐书·叛臣传·陈少游》:“幼习 老子、庄周 书,为崇玄生,诸儒推为都讲。”清 吴伟业《题西泠闺咏》之一:“絳纱弟子称都讲,碧玉才人本内家。”参阅 余嘉锡《论学杂著·都讲》。⒉魏 晋 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 诸人共在 会稽王 斋头。支 为法师,许 为都讲。”前蜀 贯休《蜀
- 8.
鳣堂释义:《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学之所为“鱣堂”。
都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股脑儿释义:通通:她兴奋得很,把心里的话一股脑儿都讲出来了。
- 2.
倾肠倒肚释义: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 3.
全盘托出释义: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 4.
祥鳣释义:《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以“祥鱣”为称颂 杨 姓仕官人家之典。
- 5.
讲经释义:⒈讲说儒家经义。《晋书·礼志下》:“魏 正始 中,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清 黄宗羲《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⒉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正法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北魏 杨衒之《洛
- 6.
讲话释义:⒈说话;发言:他很会讲话。 这次座谈会没有一个不讲话的。来宾也都讲了话。⒉指责;非议:你这样搞特殊,难怪人家要讲话了。⒊讲演的话:他的讲话代表了多数人的要求。⒋一种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多用于书名):《形式逻辑讲话》。
- 7.
都讲释义:⒈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后汉书·丁鸿传》:“鸿 年十三,从 桓荣 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新唐书·叛臣传·陈少游》:“幼习 老子、庄周 书,为崇玄生,诸儒推为都讲。”清 吴伟业《题西泠闺咏》之一:“絳纱弟子称都讲,碧玉才人本内家。”参阅 余嘉锡《论学杂著·都讲》。⒉魏 晋 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 诸人共在 会稽王 斋头。支 为法师,许 为都讲。”前蜀 贯休《蜀
- 8.
鳣堂释义:《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学之所为“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