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案 同案的意思
tóngàn

同案

简体同案
繁体
拼音tóng àn
注音ㄊㄨㄥˊ 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àn,(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组词】: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组词】: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组词】: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例句】: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基本含义

指同一案件中的多个被告或犯罪嫌疑人。

同案的意思

同案 [tóng àn]

1. 共同被告人。

[ codefendants; ]

2. 中国明清两代称同一年进学的秀才为同案。

[ one who was admitted to school in the same year in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


国语词典

同案 [tóng àn]

⒈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姓名同列一榜者。

《儒林外史·第三回》:「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⒉ 同桌。

《北史·卷五一·齐宗室诸王传上·赵郡王琛传》:「神武令常山王与同卧起,日夜喻之。并敕左右,不许进水,虽绝清漱,午辄不肯食,由是神武食必呼与同案。」

⒊ 同一案件。

如:「同案处理」。


同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案分离释义: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分开审讯,将同案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告人。
    • 2.
      同案释义:⒈共同被告人。⒉中国明清两代称同一年进学的秀才为同案。
    • 3.
      愍惜释义:怜恤。《汉书·叙传上》:“会 伯 病卒,年三十八,朝廷愍惜焉。”《后汉书·贾逵传》:“朝廷愍惜,除两子为太子舍人。”《北齐书·高叡传》:“由是 高祖 食必唤 叡 同案。其见愍惜如此。”
    • 4.
      株送徒释义:从先捕获的犯人口供中招出的同案犯。 《史记·平準书》:“所忠 言:‘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司马贞 索隐:“先至之人令之相引,似若得其株本,则枝叶自穷,故曰‘株送徒’。”
    • 5.
      案伯释义:明 清 时,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称同案,称对方的父亲为案伯。 《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 顾 老相公 家听见他説的。”
    • 6.
      证徒释义:指同案犯中可以作证的徒党。

同案(tong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案是什么意思 同案读音 怎么读 同案,拼音是tóng àn,同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