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乱道 乱道的意思
luàndào

乱道

简体乱道
繁体亂道
拼音luàn dào
注音ㄌㄨㄢ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uàn,(1) 没有秩序。【组词】:乱套。紊乱。凌乱。(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组词】: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3) 混淆。【组词】:乱伦。败常乱俗。(4) 任意随便。【组词】:乱吃。乱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组词】:淫乱。(6) 横渡。【组词】:乱流。(7) 治理。【组词】:乱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组词】:乱曰。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形容道路崎岖不平,杂乱无章。

乱道的意思

乱道 [luàn dào]

1. 妄言;胡说。

2. 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4. 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理论。

乱道 引证解释

⒈ 妄言;胡说。

《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直无信用。”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不过有谁提议把他俩的命运结合到一块,她便觉得这人是瞎说乱道。”

⒉ 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宋 欧阳修 《答连职方书》:“乱道《思颖诗》一卷,粗以见志,闲中可资一噱。”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有乱道一两首在 谢 丈处,为无人写録得也。 圣俞 略与臧否之。”

⒊ 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理论。

《明神宗万历实录》卷三六九:“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国语词典

乱道 [luàn dào]

⒈ 胡说。也作「乱说」。

如:「不可乱道他人长短。」

⒉ 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言论或主张。

《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乱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胡云海嗙释义:方言。胡说乱道。
    • 2.
      胡吹海侃释义:没有条理的乱说乱道、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
    • 3.
      谎喳呼释义:胡叫乱喊,胡说乱道。
    • 4.
      还民释义:⒈回归的老百姓。《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 诸将多引为部曲。”⒉犹还俗。《魏书·释老志》:“或有不安寺舍,游止民间,乱道生过,皆由此等。若有犯者,脱服还民。”《周书·武帝纪上》:“丙子,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⒊还给百姓。《南齐书·郁林王纪》:“公宜权禁,一以还民,关市征赋,务从优减。”
    • 5.
      闲雕剌释义:胡说乱道,造谣生事。
    • 6.
      风云月露释义:《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后即用“风云月露”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清 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其间风云月露之辞,悖理伤道之作,不可胜数,常恨不得 始皇 而烧之。”《红楼梦》第八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清 李慈铭《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流及 六朝,愈尚华藻,波靡递下,乃有风云月露之讥。”

乱道(luan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乱道是什么意思 乱道读音 怎么读 乱道,拼音是luàn dào,乱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乱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