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耳 [shǔ ěr]
1. 谓像鼠耳朵样子。鼠曲草的别名。
鼠耳 引证解释
⒈ 谓像鼠耳朵样子。
引《艺文类聚》卷八八引《庄子》:“槐之生也,入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八:“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⒉ 鼠曲草的别名。
引唐 皮日休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脣液,细掐徐闻鼠耳香。”
鼠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无心草释义:⒈草名。鼠耳草的别名。⒉草名。麋衔草的别名。
- 2.
牛脣释义:草名。即泽泻。《尔雅·释草》:“藚,牛脣。”郭璞 注引 毛 传:“水蕮也。”陆玑 疏:“今泽蕮也,其叶如车前草大。”郝懿行 义疏:“《本草》:‘泽泻,一名水泻。’泻,与‘蕮’同。是藚即泽泻也。”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雁齿麋舌,牛脣彘首,布濩南池之阳,烂漫北楼之后。”唐 皮日休《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脣液,细掐徐闻鼠耳香。”参见“泽泻”。
- 3.
雀鼠释义:⒈麻雀和老鼠。《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操 怒,谓 融 曰:‘ 禰衡 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 宋 苏轼 《寄刘孝叔》诗:“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掛 神武 。”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⒉粟鼠,大鼠。《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 三国 吴 陆玑 疏:“今 河 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脚於头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树空中,亦有五技,或谓之雀鼠。其形大,故序云大鼠也。”⒊比喻小人。 唐 周昙 《博陆侯》诗:“栋梁徒自保坚贞,毁穴难防
- 4.
青藜释义:⒈指藜杖。 唐 刘言史《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宋 王安石《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明 徐渭《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⒉《三辅黄图·阁》:“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 5.
鼠曲释义: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 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鼠耳草、佛耳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日华《本草》鼠麴即《别録》鼠耳也……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开小黄花成穗,结细子。”
- 6.
鼠耳释义:⒈谓像鼠耳朵样子。⒉鼠曲草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