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佛子 佛子的意思

佛子

简体佛子
繁体
拼音fó zǐ
注音ㄈㄨˊ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ó fú bì bó,(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组词】: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组词】: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1) 〔仿佛〕见“仿”。(2) 同“拂”,违背,违反。(1) 同“弼”,辅弼。(1) 同“勃”,兴起。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对世事不争不抢,心境超脱的人。

佛子的意思

佛子 [fó zǐ]

1. 菩萨的通称。

2. 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 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5. 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璙《自警篇·救荒》。

佛子 引证解释

⒈ 菩萨的通称。

《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⒉ 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西游记》第四四回:“众僧滴泪道:‘我们这一国君王,偏心无道,只喜得是老爷等辈,恼的是我们佛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往往戒律荡然。”

⒊ 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法华文句》卷九下:“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扑死佛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动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涂粉竹叶上尔,然久乃能动者,百千为曹,无非佛子者。”

⒋ 称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温 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 唐 张鷟 《耳目记》。又 宋 洪皓 为 秀州 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 宋 赵善璙 《自警篇·救荒》。


国语词典

佛子 [fó zǐ]

⒈ 菩萨的通名。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⒉ 引申指慈惠的人。

《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

⒊ 受戒的佛门弟子。指能绍继佛种的人。

《西游记·第一二回》:「长老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


佛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毛释义:⒈三绺髭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 画 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 曰:‘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宋 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清 汪懋麟《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⒉指发、眉、须。宋 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⒊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
    • 2.
      乾红释义:深红色。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李昌夔 为 荆州,打猎大修粧饰,其妻 独狐氏,亦出女队二千人,皆著乾红紫绣袄子。”宋 洪迈《夷坚丙志·程佛子》:“取﹝大卵石﹞置佛卓上,一室如昼,妻窥之,乃如乾红色。”《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这小夫人着乾红销金大袖团花霞帔。”
    • 3.
      佛子释义:⒈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⒉受佛戒者,佛门弟子。唐 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宋 王安石《灵山寺》诗:“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
    • 4.
      入囊释义:明 代皇子诞生百日后,即剃光头发,至十多岁始留发,一年多以后,选定吉日将头发向脑后总束而盛入黑色纱囊或麻布囊,谓之“入囊”。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篦头房,近侍十餘员,专为皇子女请髮留髮、入囊整容之事。凡诞生皇子女,弥月翦胎髮。百日命名后,按期请髮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头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焉……﹝皇子﹞至十餘龄,留髮。约年餘,又择吉入囊,总束于后,冬用元色紵、夏用元色纱作囊,阔三寸许,长尺餘,垂于后。至选婚有妃,始择吉行冠礼。”
    • 5.
      危空释义:高空。 唐 卢纶《送何召下第后归蜀》诗:“褒斜 行客过,栈道响危空。”宋 王安石《灵山寺》诗:“何年佛子住,四面凴危空。”
    • 6.
      唃厮啰释义:亦作“唃廝罗”。藏语译音,意为“佛子”。原名 斯南陵温。北宋 青海 东部藏族首领。宋 天禧 四年(公元1020年)后,据有 湟水 流域及今 甘肃、青海 接邻地区,属民数十万。宝元 元年(公元1038年)加封保顺军节度使。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青堂羌 本 吐蕃 别族……国初,有胡僧 立遵 者,乘乱挟其主 籛逋 之子 唃廝囉 东据 宗哥邈川城。唃廝囉,人号 瑕萨籛逋 者,胡言赞普也。”《宋史·吐蕃传》作“唃廝罗”。
    • 7.
      恋空桑释义:同“三宿恋”。 清 袁枚《例有所避将迁滁州留别随园》诗之一:“颇似神仙逢小刼,敢同佛子恋空桑。”
    • 8.
      西教释义:⒈指佛教。隋 王通《中说·周公》:“或问佛子,曰圣人也。曰其教何如,曰西方之教也。”元 洪希文《赠梅峰僧》诗:“西教穷根源,剞劂精把玩。”⒉指耶稣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五:“西教者,大西洋 国十字架耶穌教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我虽然不是奉西教的,然而向来也不拜偶像。”
佛子是什么意思 佛子读音 怎么读 佛子,拼音是fó zǐ,佛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佛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