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屈意 屈意的意思

屈意

简体屈意
繁体
拼音qū yì
注音ㄑㄨ 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ū,(1) 使弯曲,与“伸”相对。【例句】: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2) 低头,降服。【组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3) 冤枉,叫人不痛快。【组词】: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4) 理亏。【例句】: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5) 姓。

yì,(1) 心思。【组词】: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2) 心愿,愿望。【组词】: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组词】: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4) 料想,猜想。【组词】:意料。意想。意外。

基本含义

屈服于意愿,顺从他人的意思。

屈意的意思

屈意 [qū yì]

1. 委屈心意。犹屈就;迁就。

屈意 引证解释

⒈ 委屈心意。犹屈就;迁就。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屈意从人,非吾徒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巧娘 言虽愤烈,然自是屈意事 三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一节:“周武帝 为了专力对 齐,屈意交接 突厥。”


屈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心释义:屈意从人。 明 李贽《定林庵记》:“肯俯首下心,归礼穷士,日倚簷楹,欣乐而忘其身之贱,必欲为圣人然后已者耶!”《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即不然,也该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后布告天下,问罪兴师。”杨朔《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还得低首下心,处处让人。”
    • 2.
      下意释义:⒈谓屈意;虚心和顺。⒉出主意;作决定。⒊随意。
    • 3.
      低心释义:⒈犹屈意。 唐 韩愈《秋怀诗》之七:“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宋 曾巩《游鹿门不果》诗:“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宋 陆游《上巳临川道中》诗:“如今自怜还自笑,敛版低心事年少。”⒉坏心。《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他还要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使促狭,弄低心,无所不至。”《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趁着我害病,大家献浅,请他出来,叫他使低心,用毒计,唬杀孩子,愁我不死么!”
    • 4.
      屈色释义:谓屈意表示赞同或欣悦。
    • 5.
      忍志释义:犹屈意。
    • 6.
      甘心屈从释义:甘心:情愿。情愿屈意顺从。
    • 7.
      神用释义:⒈神明的作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刘良 注:“其不可穷究者,其唯神明之用者乎!”《隋书·高祖纪上》:“王受天明命,叡德在躬,救頽运之艰,匡坠地之业……至德合於造化,神用洽於天壤。”唐 武则天《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⒉精神的功能。《南史·梁哀太子大器传》:“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贼中每不屈意。”唐 卢照邻《五悲·悲今日》诗:“诗书礼乐适足衰人之神用,宗族朋友不足驻人之頽年。”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万回师
    • 8.
      降意释义:⒈倾心;留意。《后汉书·贾逵传》:“肃宗 立,降意儒术,特好《古文尚书》、《左氏传》。”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自 元 暨 成,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 金马 之路。”《南史·袁湛传》:“殿下当降意《簫》《韶》,奈何听亡国之响。”⒉降心相从,屈意。《南齐书·王晏传》:“晏 位任亲重,朝夕进见,言论朝事,自 豫章王 嶷、尚书令 王俭 皆降意以接之,而 晏 每以疎漏被上呵责,连称疾久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师弟相得》:“先人少于 焦 十四年,而早登第,然每兄事之,焦 亦不少降意,至己
    • 9.
      马币释义:⒈汉武帝 时铸造的一种币面铸有马形图案的钱币。见《汉书·食货志下》。⒉马匹和钱财。唐 韩愈《送石洪处士序》:“譔书词,具马币,卜日以授使者。”《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转运使 温昉,行六部事,主军中餽餉,屈意事 匡,以马币为献。”

屈意(q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屈意是什么意思 屈意读音 怎么读 屈意,拼音是qū yì,屈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屈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