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推事 推事的意思
tuīshì

推事

简体推事
繁体
拼音tuī shì
注音ㄊㄨㄟ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uī,(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组词】: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组词】:推头。推土。(3) 使事情开展。【组词】: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组词】: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组词】:推延。推移。(6) 辞让,脱卸。【组词】:推让。推却。推委。推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组词】: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8) 让出,献出。【组词】:推恩。推心置腹。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推举合适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推事的意思

推事 [tuī shì]

1. 旧时法院的审判员。

[ judge; ]

2. 推尊侍奉。

[ recommend and wait on; ]

推事 引证解释

⒈ 推尊侍奉。

《宋书·南平王铄传》:“鑠 素不推事 世祖,又为 元凶 所任,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
《南史·范云传》:“梁武 与兄 懿 卜居东郊之外, 云 亦筑室相依……因是尽心推事。”

⒉ 推荐职务。

《南齐书·张岱传》:“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事,臣门之耻。”

⒊ 勘断案件。亦为官名。 宋 代称大理寺推丞、评事。后亦以泛称法官、审判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敕令能推事人勘当取实。”
《宋史·职官志五》:“左右推事有飜异者互送,再有异者朝廷委官审问,或送御史臺治之。”
郭沫若 《初出夔门》二:“京官是同县的举人,也是在 日本 留过几个月学的,在做着高等审判厅的推事。”
马南邨 《燕山夜话·“推事”种种》:“古今审判案件的官员叫做‘推事’,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法院的审判员。”


国语词典

推事 [tuī shì]

⒈ 职官名。隶属大理寺。宋代推丞、评事的省称,掌审判案件,详慎用刑等事。职位分左右,左管断刑,右管治狱。

⒉ 旧称专职审理讼案的司法官,各级法院均设之。现已更名为「法官」。


推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司理释义:⒈执法;主管狱讼刑罚。汉 扬雄《廷尉箴》:“殷 以刑颠,秦 以酷败,狱臣司理,敢告执謁。”《晋书·刑法志》:“夫刑者,司理之官。”⒉官名。五代 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 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 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 废。明 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司理姓 郑 名 安,滎阳 旧族,也是个少年才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束装北上,道经 扬州、扬州 司理乃是 王生 乡亲,开门置
    • 2.
      推事释义:清代末年、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级法院中审理案件的官吏。有首席推事、陪席推事。
    • 3.
      知类释义:懂得类推事理。
    • 4.
      贪天释义:“贪天之功”的省称。唐 元稹《将进酒》诗:“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王闿运《祭常都尉文》:“众人贪天,虎步龙嘘;谁谓公孙,癯守山隅。”张素《感介推事》诗:“辛苦从亡二十年,仗何功力敢贪天。”参见“贪天之功”。

推事(tu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推事是什么意思 推事读音 怎么读 推事,拼音是tuī shì,推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推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