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坊 [jī fāng]
1. 唐代宫庭养鸡之所。
3. 犹街坊。
鸡坊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宫庭养鸡之所。
引《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引 唐 陈鸿 《东城父老传》:“玄宗 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鬪鸡戏。及即位,治鸡坊於两宫间,索 长安 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於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
⒉ 犹街坊。一本作“街坊”。
引宋 刘克庄 《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词:“道是华堂簫管唱,笑杀鸡坊拍衮。”
国语词典
鸡坊 [jī fāng]
⒈ 养鸡的场所。
引《太平广记·卷四八五·东城老父传》:「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
鸡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狸膏释义:⒈狸的脂膏。古时斗鸡时取以涂抹鸡头,使对方畏怯,从而战胜对方。⒉貍膏:狸的脂膏。《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庄子》:“羊沟之鸡,三岁为株,相者视之,则非良鸡也,然而数以胜人者,以貍膏涂其头。”司马彪注:“鸡畏狸也。”三国魏曹植《斗鸡篇》:“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场。”清吴伟业《灵岩山放生鸡》诗:“芥羽貍膏早擅场,争雄身属鬭鸡坊。”
- 2.
百花潭释义:潭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潭北有 唐 代著名诗人 杜甫 的草堂。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 沧浪。”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杜甫 宅在西郭外,地属 犀浦县,接 浣花溪,地名 百花潭。”宋 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碧鸡坊 西结茅屋,百花潭 水濯冠缨。”阿英《明朝的笑话》二一:“官呼狂生试诗,成绩甚坏,乃笑谓之曰:‘姑免问罪,发去 百花潭 上,看守 杜工部 祠堂。’”
- 3.
碧鷄坊释义:见“碧鸡坊”。
- 4.
碧鸡坊释义:亦作“碧鷄坊”。街巷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唐 诗妓 薛涛 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唐 杜甫《西郊》诗:“时出 碧鸡坊,西郊向 草堂。”仇兆鳌 注引《梁益记》:“成都 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 碧鸡坊。”宋 陆游《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碧鸡坊 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 巴 蜀 ﹞海棠富艳,江 浙 则无之。成都 燕王宫、碧鷄坊 尤名奇特。”吴梅《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 玉簫 来世约,虎山 山下 碧鸡坊。”
- 5.
神鸡童释义:唐玄宗 时驯鸡小儿 贾昌 的绰号。据 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载,贾昌,长安 宣阳里 人。唐玄宗 出游,见 昌 弄木鸡于 云龙门 道旁,遂召入为鸡坊小儿。昌 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 十四年,昌 衣斗鸡服,会 玄宗 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 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 6.
貍膏释义:狸的脂膏。《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庄子》:“羊沟之鸡,三岁为株,相者视之,则非良鸡也,然而数以胜人者,以貍膏涂其头。”司马彪 注:“鸡畏狸也。”三国 魏 曹植《斗鸡篇》:“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场。”清 吴伟业《灵岩山放生鸡》诗:“芥羽貍膏早擅场,争雄身属鬭鸡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