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午际释义:即午初。《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左常侍 崔玄亮 ……等復请对於 延英,乞以狱事付外覆按。”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 2.
原雪释义:原宥昭雪。《新唐书·柳奭传》:“开元 初,泽 兄 涣 为中书舍人,上言:‘臣从伯祖 奭,去 显庆 三年与 褚遂良 等五门同被谴戮,虽被原雪,而子孙殆尽,唯曾孙 无忝 客籍 龚州。’”《新唐书·宋申锡传》:“开成 元年,李石 因 延英 召对,从容言曰:‘陛下之政,皆承天心,惟 申锡 之枉,久未原雪。’”
- 3.
巡对释义:轮流引见,咨询政事。唐 元稹《论谏职表》:“近年已来,正衙不奏事,庶官罢巡对。”《新唐书·薛珏传》:“帝疑下情不达,因詔 延英 坐日许百司长官二员言闕失,谓之巡对。”《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元年》:“庶官罢巡对。”胡三省 注:“犹今云转对。贞元 十七年,令常参官每日引见二人,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 4.
延英释义:见“延英殿”。
- 5.
延英殿释义:亦省称“延英”。唐 代宫殿名。在 延英门 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宣政 之左曰 东上阁,右曰 西上阁,次西曰 延英门,其内之左曰 延英殿。”肃宗 时,宰相 苗晋卿 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 延英殿 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唐 白居易《寄隐者》诗:“昨日 延英 对,今日 崖州 去。”宋 高承《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韩皋 曰:延英 之置,肃宗 以 苗晋卿 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康定 二年八月,宋庠 奏:唐 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 延
- 6.
延英阁释义:⒈即延阁。⒉即延英殿。
- 7.
引从释义:引导跟从。 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今后每遇 延英 坐朝日,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内。”《宋史·礼志二四》:“所有圣驾出郊,除禁衞外,欲於本司入阵马军内摘差护圣马军八百人骑、弓箭、器械,作十六队,於仪衞前后引从。”《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二王府各有引从人力,又奴婢甚多,何得更欲(役)百姓!”
- 8.
樊素释义:唐 白居易 家的歌妓。 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云:“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后以代指擅歌的女艺人。宋 黄庭坚《子瞻去岁春夏侍立延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之四:“乐天 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只欠 小蛮、樊素 在,我知造物爱公深。”明 卓人月《花舫缘》第二折:“公子啊,您自去 张红 按板、樊素 司弦。”清 黄遵宪《徐晋斋观察道出日本余饮之即席有诗和韵以赠》:“狂呼酒盏看 樊素,醉拭刀鋩辨 正宗。”正宗,日本 铸刀能手。
- 9.
次对官释义:唐 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伸 起,上三留之,曰:‘异日不復得独对卿矣。’”元 胡三省 注:“次对官独坐,宰相皆同入对。”清 梁章鉅《称谓录·都御史古称》:“唐 中世以后宰相对 延英,既退,待制官、巡对官皆得引对,谓之次对官,谓其次相之后而得对也。”
- 10.
穿弊释义:⒈亦作“穿敝”。洞穿;破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冠虽穿弊,必戴於头;履虽五采,必践之於地。”《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御服穿敝,唯以枣栗为粮。”《魏书·胡叟传》:“见其二妾,并年衰破眇,衣布穿弊。”⒉弊病。《新唐书·杨绾传》:“綰 素痼疾,居旬日寝剧,有詔就中书疗治。每对 延英殿,许挟扶。于时釐补穿敝,惟 綰 是恃。”
- 11.
重英释义:⒈谓矛柄上有两重画饰。 《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毛 传:“重英,矛有英饰也。” 郑玄 笺:“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画饰。” 马瑞辰 通释:“重英宜谓矛有重饰。”一说,指矛上的两层缨。参阅 高亨 《诗经今注》。《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重英曲瑵之饰,絶景遗风之骑。” 张铣 注:“重英,綵画之矛也。” 明 王慎中 《海上平寇记》:“重英之矛,七注之甲。”⒉犹繁花。 唐肃宗 《延英殿玉灵芝》诗:“重英发秀,连叶分房。”
- 12.
閲月释义:经一月。《新唐书·李景俭传》:“及 延英 奉辞,景俭 自陈见抑远,穆宗 怜之,追詔为仓部员外郎,不遣。閲月,拜諫议大夫。”明 李贽《又与从吾书》:“无念 来归,得尊教,今三閲月矣,絶无音使,岂科场事忙不暇作字乎?”郭沫若《月蚀》:“我们回到 上海 来不觉已五阅月了。”
- 13.
青闱释义:⒈指太子东宫。也泛指皇子所居。《陈书·鄱阳王伯山传》:“第三皇子 伯山,发睿德於齠年,表歧姿於丱日,光昭丹掖,暉暎青闈。”⒉借指古代门下省等中央官署。唐 张籍《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诗:“紫掖发章句,青闈更咏歌。”⒊借指礼部考试进士之所。古代开科取士多在春季,故称。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王起 於 会昌 中放第二榜,内道场诗僧 广宣 以诗寄贺…… 起 答曰:‘延英 面奉入青闈,亦选功夫亦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