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间 民间的意思
mínjiān

民间

简体民间
繁体民間
拼音mín jiān
注音ㄇㄧㄣˊ ㄐ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jiān jiàn,(1) 空隙。【组词】: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2) 隔开,不连接。【组词】: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3) 挑拨使人不和。【组词】:离间。间谍。反间计。(4) 拔去,除去。【组词】:间苗。(5) 偏僻的小路。【组词】:间道。间行(从小路走)。(6) 参与。【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基本含义

指不属于官方、宗教或学术界的,而是属于普通民众传承、创造的事物或活动。

民间的意思

民间 [mín jiān]

1. 平民自愿组织的。

民间团体。

[ voluntary; ]

2. 来源于老百姓或在老百姓中间广泛使用的。

民间文学。

[ folk; popular; among the people; ]

3. 非官方的。

民间来往。
民间贸易。

[ nongovernmental people to people; ]

4. 百姓中。

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 in common people; ]

民间 引证解释

⒈ 人民中间。

《墨子·非命上》:“执有命者,以襍于民间者众。”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 项梁 然其言,乃求 楚怀王 孙 心 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 楚怀王。”
唐 柳宗元 《乞巧文》:“灵气翕欻,兹辰之良,幸而弭节,薄游民间。”
宋 苏轼 《书琅玡篆后》:“﹝ 苏軾 ﹞得旧纸本於民间,比今所见犹为完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当时民间闻者感泣,至今颂之。”

⒉ 指民众方面。与官方相对。

《老残游记》第五回:“民间的意思説:这节妇为夫自尽,情实可悯。”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一:“完全由民间举办的厂矿企业,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有一百二十二家。”
陈毅 《就当前中日关系的谈话》:“两国民间团体和半官方团体签订了四十多项协议。”


国语词典

民间 [mín jiān]

⒈ 人民方面。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青苗钱法大不便于民间,有司责笃严急。」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


民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人间释义:人类社会;世间:人间乐园。人间地狱。春满人间。
    • 2.
      凡间释义:指人世间。

民间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官方释义:政府方面:官方消息。官方人士。官方评论。他的发言不代表官方。

民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释义: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 2.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3.
      七宝团圞释义:圆月的美称。 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
    • 4.
      万全秧歌释义:流行于万全县的传统民间舞蹈。
    • 5.
      三分发释义:南朝 宋 时流行于民间妇女中的一种发式。《宋书·五行志一》:“宋文帝 元嘉 六年,民间妇人结髮者,三分髮,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
    • 6.
      三大节释义:三个主要节日。(1)宋 指冬至、元旦、寒食。宋 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 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 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 7.
      三星释义:⒈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⒉民间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
    • 8.
      三邻居释义:三邻居保安族民间故事。
    • 9.
      上门女婿释义:上门女婿,即通常说的“倒插门”,学名叫“入赘”,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女婿,是一种称谓,一般指女儿的丈夫,有时婿也能指丈夫。而上门女婿是指由女方家负责结婚等费用,结婚之后,男方住在女方家里,也就是说做丈夫的需要和媳妇的娘家人一起居住,但这种情况并不十分普遍。
    • 10.
      下里巴人释义:春秋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是当时较普及的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11.
      下里巴音释义: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12.
      下野释义:当权的军政要人下台。 野:指民间。
    • 13.
      不折腾释义: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一个城乡老少皆知的一个民间用语。 拒绝反复,拒绝翻转,拒绝折磨。
    • 14.
      不认亲释义:明 末民间戴的一种头巾。以低侧其簷,自掩眉目得名。见 清 凌扬藻《蠡勺编·不认亲》。
    • 15.
      且不上释义:方言。等不到。民间气象谚语:黑云接日头,且不上放枕头。
    • 16.
      业主入伙释义:为了维护社区住户的合法权益,广大的业主入伙,形成民间的组织机构,成立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代表大会制度。
    • 17.
      东京梦华录释义: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 18.
      东溜西逛释义:无目标的到处闲游。 《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
    • 19.
      东蹓西逛释义:无目标的到处闲游。《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
    • 20.
      东野巴人释义: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民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释义: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 2.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3.
      七宝团圞释义:圆月的美称。 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
    • 4.
      万全秧歌释义:流行于万全县的传统民间舞蹈。
    • 5.
      三分发释义:南朝 宋 时流行于民间妇女中的一种发式。《宋书·五行志一》:“宋文帝 元嘉 六年,民间妇人结髮者,三分髮,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
    • 6.
      三大节释义:三个主要节日。(1)宋 指冬至、元旦、寒食。宋 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 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 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 7.
      三星释义:⒈猎户座中央三颗明亮的星,冬季天将黑时从东方升起,天将明时在西方落下,常根据它的位置估计时间。 ⒉民间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
    • 8.
      三邻居释义:三邻居保安族民间故事。
    • 9.
      上门女婿释义:上门女婿,即通常说的“倒插门”,学名叫“入赘”,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女婿,是一种称谓,一般指女儿的丈夫,有时婿也能指丈夫。而上门女婿是指由女方家负责结婚等费用,结婚之后,男方住在女方家里,也就是说做丈夫的需要和媳妇的娘家人一起居住,但这种情况并不十分普遍。
    • 10.
      下里巴人释义:春秋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是当时较普及的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11.
      下里巴音释义: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12.
      下野释义:当权的军政要人下台。 野:指民间。
    • 13.
      不折腾释义: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一个城乡老少皆知的一个民间用语。 拒绝反复,拒绝翻转,拒绝折磨。
    • 14.
      不认亲释义:明 末民间戴的一种头巾。以低侧其簷,自掩眉目得名。见 清 凌扬藻《蠡勺编·不认亲》。
    • 15.
      且不上释义:方言。等不到。民间气象谚语:黑云接日头,且不上放枕头。
    • 16.
      业主入伙释义:为了维护社区住户的合法权益,广大的业主入伙,形成民间的组织机构,成立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代表大会制度。
    • 17.
      东京梦华录释义: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 18.
      东溜西逛释义:无目标的到处闲游。 《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
    • 19.
      东蹓西逛释义:无目标的到处闲游。《中国民间故事选·鲁班学艺》:“他骑着马,东蹓西逛了三年,银子花光了,马也卖掉了,光杆回来了。”
    • 20.
      东野巴人释义: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民间造句

1.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代代有传人,不绝如缕。

2.中国民间历来把鸳鸯当作恩爱夫妻的象征。

3.古时的那种白龙鱼服私访民间的清官形象,常常闪现在我的脑际。

4.店里摆满了花花绿绿的玩具,听说都是一个民间艺人用手工做成的。

5.量器统一,童叟无欺,纠纷就少,民间一团和气。

6.有些民间风俗来自迷信,久而久之,也就积非成是了。

7.她是个妙手回春的民间医生。

8.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想新奇,工艺精美,可谓无与伦比。

9.美国与香港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往来,源远流长。

10.这样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展览会在我们城市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1.民间有许多能工巧匠。

12.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13.民间,人们都认为听到喜鹊叫就一定会喜事临门。

14.爷爷是民间艺术家,古筝弹得很有功夫。

15.我们要努力发掘民间艺术的宝藏。

16.中日两国建交以前,民间往来已经相当频繁。

17.韩国民间代表团到北朝鲜瞻仰金正日的遗容。

18.爷爷是民间文学作家,经常下乡采集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

19.爷爷毕生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是民间的古老习俗。

民间(min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民间是什么意思 民间读音 怎么读 民间,拼音是mín jiān,民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