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李自成 李自成的意思
chéng

李自成

简体李自成
繁体
拼音lǐ zì chéng
注音ㄌㄧˇ ㄗˋ ㄔㄥ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句】: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李自成的意思

李自成 [lǐ zì chéng]

1.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兵败后出家为僧。

3. 长篇小说。姚雪垠作。先后于1963年、1976年、1981年出版。明末,李自成被农民起义军推为“闯王”。潼关一战,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等潜入商洛山。后起义军东山再起,在河南攻破洛阳,声势大振;后又几次击溃明王朝主力,三次攻打开封。小说结构宏大,情节丰富,在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个性化上有突出成就。


国语词典

李自成 [lǐ zì chéng]

⒈ 人名。(西元1606~1645)​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流寇,自称闯王。性情残忍猜忌,率领党徒烧杀掳掠,延祸数省。崇祯十七年于西安称王,僭号大顺,并率众攻陷京师,庄烈帝殉国。后吴三桂领清兵入关,李败逃自杀。


李自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营释义:指 明 末参加 荥阳 大会的农民起义军各部。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崇禎 ﹞八年正月大会於 滎阳。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 及 迎祥、献忠 共十三家七十二营,议拒敌,未决。”
    • 2.
      不看金面看佛面释义:同“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大天王 哀求说:‘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 如岳叔 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
    • 3.
      乐籍释义:乐户的名籍。 古时官妓属乐部,故称。亦指乐户或官妓。唐 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 郑,是这 汴梁 乐籍。”《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当日就唤老鴇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 月仙 除了乐籍。”清 赵翼《高邮吊毛惜惜》诗:“死忠事岂责蛾眉,乐籍偏成此段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可以随便欺负。”
    • 4.
      京钱释义:⒈京都所铸的钱。《新唐书·食货志四》:“淮南 节度使 李绅 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明 代由朝廷所铸的钱,俗称黄钱,也称京钱。”⒉旧时 北京 通行的钱。清 沉涛《瑟榭丛谈》:“今京师用钱,以五百为一千,名曰‘京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京城里小茶馆泡茶,只要两个京钱,合着外省的四文。”
    • 5.
      内三院释义:清 官署名。 清 天聪 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祀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
    • 6.
      内操释义:明 时选太监在宫中授甲操练,谓之内操。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至 天启 二年六月内 王体乾、史宾、张文元 奉先帝圣旨,选内操官人时,便已在北上门居中。”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我一手保你掌管内操的事儿,已经半个月啦。”
    • 7.
      分巡道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 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 初仍之,乾隆 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当今年二月间,林铭球 同 襄阳 分巡道 王瑞柟、总兵 左良玉 秘密定计。”
    • 8.
      卧榻之侧释义: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側’,相离很近,但 闯王 决定暂不攻打。”参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 9.
      参革释义:旧时官吏因受弹劾而被革职。《红楼梦》第三回:“雨村 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 张如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微员食禄有定数》:“制军谓此等劣员,亟应参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一章:“他决定赶快将老朽无能的现任知府参革,在奉旨以前就便宜处置,举荐一位年轻有为的人接任知府。”
    • 10.
      奸贪释义:⒈亦作“奸贪”。邪恶贪贿。《后汉书·陈宠传》:“西州 豪右并兼,吏多姦贪,诉讼日百数。”《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元年》:“天官侍郎 安平 崔玄暐,性介直,未尝请謁。执政恶之,改文昌左丞。月餘,太后谓 玄暐 曰:‘自卿改官以来,闻令史设斋自庆。此欲盛为姦贪耳;今还卿旧任。’”⒉指以非法手段取利。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商贾指东説西,皆为奸贪诡譎。”⒊指邪恶贪贿的官吏。元 曹伯启《休日陪汉阳诸名公登秋兴亭觞咏》:“知音更有驄马客,威稜坐可惩奸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目前奸贪横行,公道
    • 11.
      宫眷释义:后妃的统称。宋 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帝尝於宫中集宫眷等讌坐。”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在往年,每逢灯节,宫眷与太监都穿灯景补子蟒衣。”
    • 12.
      家生孩儿释义:旧时称奴婢所生子女仍为奴者。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我道你是家生孩儿,一定不要。”明 陶宗仪《辍耕录·奴婢》:“奴婢所生子,亦曰家生孩儿。”亦称“家生孩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想起 李奇 这个人跟着他快两年了,小心服侍,没有出过错误,虽不是家生孩子,却同 顾显 差不多一样地对主人忠心耿耿。”
    • 13.
      抚事释义:⒈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唐 杜甫《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宋 陆游《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明 高启《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⒉犹临事,遇事。宋 王安石《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⒊招抚之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 14.
      掎角释义:⒈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掊之。”孔颖达 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 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 金山 诸蕃,共为形势。”⒉谓分兵互相呼应。《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清 昭槤《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 修亲王 屯 归化城,顺承郡王 屯 贺兰山,互相掎角。”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 松山 和
    • 15.
      探刺释义:⒈刺探,暗中侦察。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黄门侍郎 樊严 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宋 苏舜钦《论五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窥伺官寮,探刺旨意。”《明史·流贼传·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诸掾吏,探刺机密。”⒉犹探索。明 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入馆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遗记,注者闕略,悉补足为完文。”
    • 16.
      景山释义:⒈大山;高山。《诗·鄘风·定之方中》:“望 楚 与 堂,景山与京。”毛 传:“景山,大山。”晋 成公绥《啸赋》:“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⒉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南。《诗·商颂·殷武》:“陟彼 景山,松柏丸丸。”朱熹 集传:“景,山名,商 所都也。”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经 通谷,陵 景山。”⒊山名。在 北京市。又名 万岁山、煤山。系人工堆积而成。有五峰,东西排列,各建琉璃瓦亭。明 末,李自成 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 北京 时,崇祯帝 自缢于山东麓。解放后辟为景山公园。
    • 17.
      曹丘释义:复姓。汉 代有 曹丘生,对 季布 的任侠义勇到处赞扬,季布 因之享有盛名。事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曹丘”或“曹丘生”作为荐引、称扬者的代称。《平山冷燕》第十二回:“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论不得:他货财广有,易于交结,故人人作 曹丘 之誉,无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论不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非 毛遂,乃 曹丘生,十一娘 愿缔永好,请倩冰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四章:“在弟来谒之前,谬蒙老年兄与 献策兄 先为 曹丘,实在感愧莫名。”清 代避 孔丘 讳,丘字作“邱”。清 吴炽昌
    • 18.
      望气释义: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 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墨子·迎敌祠》:“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汉书·宣帝纪》:“至 后元 二年,武帝 疾,往来 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 长安 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繫者,轻重皆杀之。”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友谅 中流矢死,两军莫之知,道人望气,语上曰:‘友谅 死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只听到军中传说 闯王 的花马剑‘通灵’,夜间拔出来往往有一道异光上射斗、牛之间,凡是懂得望气的人们都能看见
    • 19.
      李自成起义释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
    • 20.
      李闯释义:指 明 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九八回:“李闯 为乱十餘年,忽盛忽衰。”

李自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营释义:指 明 末参加 荥阳 大会的农民起义军各部。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崇禎 ﹞八年正月大会於 滎阳。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 及 迎祥、献忠 共十三家七十二营,议拒敌,未决。”
    • 2.
      不看金面看佛面释义:同“不看僧面看佛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大天王 哀求说:‘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 如岳叔 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
    • 3.
      乐籍释义:乐户的名籍。 古时官妓属乐部,故称。亦指乐户或官妓。唐 杜牧《张好好》诗序:“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一折:“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 郑,是这 汴梁 乐籍。”《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当日就唤老鴇过来,将钱八十千付作身价,替 月仙 除了乐籍。”清 赵翼《高邮吊毛惜惜》诗:“死忠事岂责蛾眉,乐籍偏成此段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可以随便欺负。”
    • 4.
      京钱释义:⒈京都所铸的钱。《新唐书·食货志四》:“淮南 节度使 李绅 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明 代由朝廷所铸的钱,俗称黄钱,也称京钱。”⒉旧时 北京 通行的钱。清 沉涛《瑟榭丛谈》:“今京师用钱,以五百为一千,名曰‘京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京城里小茶馆泡茶,只要两个京钱,合着外省的四文。”
    • 5.
      内三院释义:清 官署名。 清 天聪 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祀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
    • 6.
      内操释义:明 时选太监在宫中授甲操练,谓之内操。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至 天启 二年六月内 王体乾、史宾、张文元 奉先帝圣旨,选内操官人时,便已在北上门居中。”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我一手保你掌管内操的事儿,已经半个月啦。”
    • 7.
      分巡道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 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 初仍之,乾隆 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当今年二月间,林铭球 同 襄阳 分巡道 王瑞柟、总兵 左良玉 秘密定计。”
    • 8.
      卧榻之侧释义: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側’,相离很近,但 闯王 决定暂不攻打。”参见“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 9.
      参革释义:旧时官吏因受弹劾而被革职。《红楼梦》第三回:“雨村 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 张如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微员食禄有定数》:“制军谓此等劣员,亟应参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一章:“他决定赶快将老朽无能的现任知府参革,在奉旨以前就便宜处置,举荐一位年轻有为的人接任知府。”
    • 10.
      奸贪释义:⒈亦作“奸贪”。邪恶贪贿。《后汉书·陈宠传》:“西州 豪右并兼,吏多姦贪,诉讼日百数。”《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元年》:“天官侍郎 安平 崔玄暐,性介直,未尝请謁。执政恶之,改文昌左丞。月餘,太后谓 玄暐 曰:‘自卿改官以来,闻令史设斋自庆。此欲盛为姦贪耳;今还卿旧任。’”⒉指以非法手段取利。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商贾指东説西,皆为奸贪诡譎。”⒊指邪恶贪贿的官吏。元 曹伯启《休日陪汉阳诸名公登秋兴亭觞咏》:“知音更有驄马客,威稜坐可惩奸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目前奸贪横行,公道
    • 11.
      宫眷释义:后妃的统称。宋 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帝尝於宫中集宫眷等讌坐。”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在往年,每逢灯节,宫眷与太监都穿灯景补子蟒衣。”
    • 12.
      家生孩儿释义:旧时称奴婢所生子女仍为奴者。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我道你是家生孩儿,一定不要。”明 陶宗仪《辍耕录·奴婢》:“奴婢所生子,亦曰家生孩儿。”亦称“家生孩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想起 李奇 这个人跟着他快两年了,小心服侍,没有出过错误,虽不是家生孩子,却同 顾显 差不多一样地对主人忠心耿耿。”
    • 13.
      抚事释义:⒈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唐 杜甫《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宋 陆游《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明 高启《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⒉犹临事,遇事。宋 王安石《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⒊招抚之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 14.
      掎角释义:⒈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掊之。”孔颖达 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唐 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今欲掎角亡叛,雄将边疆,惟倚 金山 诸蕃,共为形势。”⒉谓分兵互相呼应。《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令诸道各出师徒,掎角齐进。”清 昭槤《啸亭杂录·书光显寺战事》:“当是时,先 修亲王 屯 归化城,顺承郡王 屯 贺兰山,互相掎角。”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六章:“那天从 松山 和
    • 15.
      探刺释义:⒈刺探,暗中侦察。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黄门侍郎 樊严 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宋 苏舜钦《论五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窥伺官寮,探刺旨意。”《明史·流贼传·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诸掾吏,探刺机密。”⒉犹探索。明 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入馆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遗记,注者闕略,悉补足为完文。”
    • 16.
      景山释义:⒈大山;高山。《诗·鄘风·定之方中》:“望 楚 与 堂,景山与京。”毛 传:“景山,大山。”晋 成公绥《啸赋》:“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⒉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南。《诗·商颂·殷武》:“陟彼 景山,松柏丸丸。”朱熹 集传:“景,山名,商 所都也。”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经 通谷,陵 景山。”⒊山名。在 北京市。又名 万岁山、煤山。系人工堆积而成。有五峰,东西排列,各建琉璃瓦亭。明 末,李自成 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 北京 时,崇祯帝 自缢于山东麓。解放后辟为景山公园。
    • 17.
      曹丘释义:复姓。汉 代有 曹丘生,对 季布 的任侠义勇到处赞扬,季布 因之享有盛名。事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曹丘”或“曹丘生”作为荐引、称扬者的代称。《平山冷燕》第十二回:“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论不得:他货财广有,易于交结,故人人作 曹丘 之誉,无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论不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非 毛遂,乃 曹丘生,十一娘 愿缔永好,请倩冰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四章:“在弟来谒之前,谬蒙老年兄与 献策兄 先为 曹丘,实在感愧莫名。”清 代避 孔丘 讳,丘字作“邱”。清 吴炽昌
    • 18.
      望气释义: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 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墨子·迎敌祠》:“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汉书·宣帝纪》:“至 后元 二年,武帝 疾,往来 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 长安 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繫者,轻重皆杀之。”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友谅 中流矢死,两军莫之知,道人望气,语上曰:‘友谅 死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只听到军中传说 闯王 的花马剑‘通灵’,夜间拔出来往往有一道异光上射斗、牛之间,凡是懂得望气的人们都能看见
    • 19.
      李自成起义释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的政治主张,队伍发展到百万人。公元1644年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后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洲贵族共同镇压起义军,起义失败。
    • 20.
      李闯释义:指 明 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九八回:“李闯 为乱十餘年,忽盛忽衰。”

李自成造句

1.李自成的队伍不断壮大,真是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声威大震。

2.李自成虽然聪明过人,过目成诵,但他从不自高自大,放松学习。

3.战场上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把明朝官军打得落花流水。

4.清兵入关之后,李自成还想找出一个万全之策,保住刚建立的政权。

5.对于大名鼎鼎的李自成的故事,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

6.李自成建立娘子军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往后怎么办,他还没有想好。

7.牛金星投入义军后,李自成对他十分器重,后期更是言听计从。

8.李自成的义军每到一处,都除暴安良,深受劳苦大众的欢迎。

9.明朝末年暴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10.李自成的起义军,每到一处,都救火追亡,深受灾苦百姓的拥护。

11.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每到一处就除暴安良,稳定人心,因此,深得人民爱戴。

12.李自成振臂一呼,成千上万的农民就跟着他起来造反。

13.牛金星、宋献策加入起义军后,李自成如鱼得水。

14.李自成起义受挫后,就息马深山,重整旗鼓,才有后来攻占京城的胜利。

李自成是什么意思 李自成读音 怎么读 李自成,拼音是lǐ zì chéng,李自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李自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