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 [yí mǔ]
1. 母亲的姐妹(指已婚的)
英[maternal aunt;]
姨母 引证解释
⒈ 母亲的姐妹。
引《汉书·霍光传》“光 诸女遇太后无礼”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光 诸女自以於 上官太后 为姨母,遇之无礼。”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俄顷所生母及姨母续至,见便悲叫。”
《释名·释亲属》:“母之姊妹曰姨亦如之”
王先谦 疏证补引:苏舆 曰:“《礼》谓之从母,今俗呼为姨母。”
国语词典
姨母 [yí mǔ]
⒈ 称谓:(1) 称母亲的姊妹。也称为「从母」。(2)称父亲的妾。
引《红楼梦·第四回》:「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与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又说姨母家遭了人命官司等语。」
姨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母释义:母亲的姐妹。 即姨母。《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仪礼·丧服》:“从母丈夫妇人报。”郑玄 注:“从母,母之姊妹。”晋 陶潜《祭从弟敬远文》:“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穆姜 之姨子也”唐 孔颖达 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谓之从母。”
- 2.
堂姐释义:父系社会;父亲兄弟(伯父/叔父)的女儿年长于己者,称之为堂姐。母系社会;母亲姊妹(姨母)的女儿年长于己者,称之为堂姐。堂姐也可以认为是对餐厅服务员的尊称,尤其在我国的南方这种称呼特别普遍。
- 3.
外亲释义:⒈旧指家族中女性方面的亲属,如舅舅、外甥、姨母、外孙等。⒉表面亲善。
- 4.
大姨释义:⒈(大姨儿)最大的姨母。 ⒉尊称跟母亲同辈而年纪相仿的妇女。
- 5.
大姨父释义:指大姨母或者大姨妈的丈夫。
- 6.
姨儿释义:姨母:三姨儿。
- 7.
姨妈释义:姨母(指已婚的)。
- 8.
姨姊妹释义:姨母的女儿为姨姊妹。 也叫姨姐妹。
- 9.
姨娘释义:⒈旧时子女称父亲的妾。⒉姨母。
- 10.
姨婆释义:⒈母亲的姐妹。⒉一般称父母的姨母。
- 11.
姨昆弟释义:姨兄弟。古称姨母之子(男或女)。后世姨兄弟只指男性,俗称姨表兄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姪,穆姜 之姨子也”晋 杜预 注:“姪,穆姜 姨母之子,与 穆姜 为姨昆弟。”
- 12.
姨父释义:姨母的丈夫。
- 13.
姨甥关系释义:一个人与他的姨母和姨父的关系。
- 14.
小姨儿释义:⒈小姨子。 ⒉称最小的姨母。
- 15.
幺姨释义:重庆和四川部分地区方言里对姨母中年龄最小者的称谓。
- 16.
戚忧释义:⒈忧愁。《左传·僖公十五年》:“晋 人慼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⒉忧伤。宋 欧阳修《国学试策》之二:“戚忧未弭,子夏 不能成声;感慨形言,孟尝 所以抆泣。”宋 陈亮《祭姨母周夫人黄氏文》:“亮 自幼时固已识我先妣之戚忧,常惧力之不足以任其后也。”
- 17.
拘紧释义:⒈管束严紧。 《红楼梦》第四回:“你的意思我早知道了:守着舅舅姨母住着,未免拘紧了,不如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⒉谓局促得无法回旋。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琿春 前造礮臺,因安礮拘紧,运用不灵,经吉林将军自备经费,改修完竣。”
- 18.
旁系血亲释义:直系血亲以外,在血缘上同出一源的亲属。兄弟姊妹之间,表兄弟姊妹之间,自己与伯叔、姑母、舅父、姨母之间等,都是旁系血亲。
- 19.
疲瘦释义:疲乏而瘦弱。《北齐书·陈元康传》:“从 高祖 破 周文帝 於 邙山,大会诸将议进退之策,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二:“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如疲瘦老残、不堪应差者,退令买补,不得草率交收,自貽赔累。”
- 20.
表哥释义: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