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调解 调解的意思
tiáojiě

调解

简体调解
繁体調解
拼音tiáo jiě
注音ㄊㄧㄠˊ ㄐㄧㄝ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基本含义

调解是指在争端或矛盾双方之间进行协商、调和,达成妥善的解决办法的过程。

调解的意思

调解 [tiáo jiě]

1. 斡旋于双方之间以便使双方和解。

调解争执。

[mediate; make peace;]

调解 引证解释

⒈ 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明 宋濂 《故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司郎中王公墓志铭》:“诸暨 戍将 谢再兴 与部帅 王甲有 违言,几致乱,上令公调解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石城桥夷人》:“夷人遽前殴生,众方调解,有壮士排衣直前曰:‘夷何在?’”
老舍 《茶馆》第一幕:“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


国语词典

调解 [tiáo jiě]

⒈ 调停各方意见,平息纷争。法律上指法院就有争执的事件,劝谕双方庭外和解,避免诉讼行为。

如:「在地方公正人士居中调解之后,原告同意撤回告诉状。」

调停 调和

调唆 挑拨 挑唆


调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调停释义:⒈调解:居中调停。 ⒉照料;安排(多见于早期白话)。
    • 2.
      调和释义:⒈掺和并搅拌:把几种中药调和均匀。⒉配合得适当:色彩调和。雨水调和。⒊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从中调和。⒋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式):在原则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

调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挑唆释义:调唆。
    • 2.
      挑拨释义:搬弄是非,引起纠纷: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 3.
      调唆释义:挑拨,使跟别人闹纠纷:他俩不和,一定有人在调唆。

调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头儿沉释义:⒈书桌或办公桌的一种构造形式,一头有柜子或抽屉,另一头没有。也指这种形式的桌子。⒉比喻进行调解时偏袒一方。
    • 2.
      中人释义:⒈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⒉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中人以上。不及中人。
    • 3.
      乡约释义:⒈犹言乡规民约。 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⒉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 4.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5.
      充当释义:取得某种身份;担任某种职务:充当调解人。 充当大会主席。
    • 6.
      公了释义: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上级或主管部门调解或判决了结(跟“私了”相对)。
    • 7.
      分解释义:⒈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物理学上力的分解,数学上因式的分解等。⒉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如碳酸钙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⒊排解(纠纷);调解:难以分解。让他替你们分解分解。⒋分化瓦解:做好各项工作,促使敌人内部分解。⒌分辩;解释:不容他分解,就把他拉走了。⒍解说(章回小说用语):且听下回分解。
    • 8.
      协理员释义:⒈负责协助办理某项工作的人员:民事调解协理员。⒉政治协理员的通称。
    • 9.
      和为贵释义: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
    • 10.
      和事释义:调解纷争。
    • 11.
      和事老释义:调停争端的人,特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 12.
      和稀泥释义: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 13.
      圆和释义:⒈嗓音圆润。⒉为人灵活通达。⒊调解,使局面改观缓和。
    • 14.
      处和释义:⒈奉行平和之道。汉 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汉 荀悦《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南朝 梁 沉约《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⒉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燕 人请和,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燕 相 将渠 以处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 15.
      大乘释义:佛教的一派。认为 人皆可以成佛,强调解救他人,普度众生。自比作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以区别于强调自我解脱 的小乘。乘(chéng)。
    • 16.
      居间释义:在双方之间(调停,说合):居间调解。
    • 17.
      居间调停释义:通过某种媒介服务的调解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 18.
      息事宁人释义:⒈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⒉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 19.
      我和你什幺仇什幺冤释义:一段“瓜子哥牢骚不断被狂揍”的视频在网间热传。据了解,事发起因是苏州一男子在公交车大声嗑瓜子,影响到其他乘客,被一名身着西装的男子提醒后,开始不断说:“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高达数十遍,并扯坏对方衣服、索要身份证,“西装男”忍无可忍怒揍其十几拳。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州警方了解到,经警方调解后,打人的“西装男”柳某赔偿了100元,被打男子才答应不再继续纠缠。
    • 20.
      打圆场释义:调解纠纷,缓和僵局:他俩正在争吵,你去打个圆场吧。

调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头儿沉释义:⒈书桌或办公桌的一种构造形式,一头有柜子或抽屉,另一头没有。也指这种形式的桌子。⒉比喻进行调解时偏袒一方。
    • 2.
      中人释义:⒈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⒉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中人以上。不及中人。
    • 3.
      乡约释义:⒈犹言乡规民约。 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⒉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 4.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5.
      充当释义:取得某种身份;担任某种职务:充当调解人。 充当大会主席。
    • 6.
      公了释义: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上级或主管部门调解或判决了结(跟“私了”相对)。
    • 7.
      分解释义:⒈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物理学上力的分解,数学上因式的分解等。⒉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如碳酸钙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⒊排解(纠纷);调解:难以分解。让他替你们分解分解。⒋分化瓦解:做好各项工作,促使敌人内部分解。⒌分辩;解释:不容他分解,就把他拉走了。⒍解说(章回小说用语):且听下回分解。
    • 8.
      协理员释义:⒈负责协助办理某项工作的人员:民事调解协理员。⒉政治协理员的通称。
    • 9.
      和为贵释义: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
    • 10.
      和事释义:调解纷争。
    • 11.
      和事老释义:调停争端的人,特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 12.
      和稀泥释义: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 13.
      圆和释义:⒈嗓音圆润。⒉为人灵活通达。⒊调解,使局面改观缓和。
    • 14.
      处和释义:⒈奉行平和之道。汉 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汉 荀悦《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南朝 梁 沉约《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⒉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燕 人请和,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燕 相 将渠 以处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 15.
      大乘释义:佛教的一派。认为 人皆可以成佛,强调解救他人,普度众生。自比作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以区别于强调自我解脱 的小乘。乘(chéng)。
    • 16.
      居间释义:在双方之间(调停,说合):居间调解。
    • 17.
      居间调停释义:通过某种媒介服务的调解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 18.
      息事宁人释义:⒈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⒉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 19.
      我和你什幺仇什幺冤释义:一段“瓜子哥牢骚不断被狂揍”的视频在网间热传。据了解,事发起因是苏州一男子在公交车大声嗑瓜子,影响到其他乘客,被一名身着西装的男子提醒后,开始不断说:“我跟你什么仇什么冤”高达数十遍,并扯坏对方衣服、索要身份证,“西装男”忍无可忍怒揍其十几拳。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州警方了解到,经警方调解后,打人的“西装男”柳某赔偿了100元,被打男子才答应不再继续纠缠。
    • 20.
      打圆场释义:调解纠纷,缓和僵局:他俩正在争吵,你去打个圆场吧。

调解造句

1.他们不听调解,打了十多年官司,结果是两败俱伤。

2.调解,他们俩之间的误会一下子冰消瓦解。

3.他们斗得这么激烈,是因为你那次调解不当,有如抱薪救火。

4.小明和小刚闹别扭,经过我们调解,如今又言归于好了。

5.老王身为调解委员会委员,自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调解双方的任务。

6.音乐就像医生,帮我调解心情,使我永远快乐。

7.音乐是医生,帮我调解心情,使我永远快乐;音乐是奇药,帮我排解烦恼,总是使我心旷神怡;音乐是魔术师,奇妙无比,令人惊讶。

8.同学之间闹意见,我们要从中调解

9.经过村委会出面调解,这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10.居委会主任常常调解邻居间的纠纷。

11.他不想把事情牵连到自己身上,故冷眼旁观,不上前调解

12.我们的班主任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纠纷。

13.我和同桌有点矛盾,老师进行了调解,矛盾很快了结了。

14.老校长正在为争执的双方作调解

15.这件棘手事,还得您老出面协调解决,发短心长嘛!

16.经过法庭调解,双方达成了协议。

17.经过调解,两人又和好如初了。

18.解决问题要妥善,调解不成依法办。农业承包签合同,便于监督和履行。

19.经过他的调解,屋子里的紧张气氛缓和多了。

20.在老师的调解下,他俩澄清了相互间的误会。

调解(diao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调解是什么意思 调解读音 怎么读 调解,拼音是tiáo jiě,调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调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