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镇台 镇台的意思
zhèntái

镇台

简体镇台
繁体鎮臺
拼音zhèn tái
注音ㄓㄣˋ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1) 压。【例句】: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2) 以武力维持安定。【例句】: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3) 安定。【组词】:镇静。镇定。(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组词】:边防重镇。(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组词】:城镇。村镇。(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组词】:冰镇。(8) 整个一段时间。【例句】:镇日(整天)。(9) 时常。【例句】:十年镇相随。(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镇台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稳定、控制局势或安抚众人。

镇台的意思

镇台 [zhèn tái]

1. 见“镇台”。

镇台 引证解释

⒈ 见“镇臺”。亦作“镇台”。 清 代称总兵。

清 梁章鉅 《称谓录·总兵》:“《皇朝通考》:‘总兵官掌一镇之军政……为重政大臣。’案今人称总兵为镇臺由此。”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话説 羊紫辰 羊统领 本是别省一位实缺镇台。”
《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有人説他父亲曾经当过长毛,后来投降的,官亦做到镇台。”


国语词典

镇台 [zhèn tái]

⒈ 旧时对总兵之官的尊称。

《称谓录·卷二三·总兵·镇台》:「皇朝通攷,总兵官掌一镇之军政,管辖营协将弁,为重镇大臣。案,今人称总兵为镇台,由此。」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庄家随即著家人送了五两银子到汤镇台寓所代席。」


镇台(zhen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镇台是什么意思 镇台读音 怎么读 镇台,拼音是zhèn tái,镇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镇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