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修辞格 修辞格的意思
xiū

修辞格

简体修辞格
繁体修辭格
拼音xiū cí gé
注音ㄒㄧㄡ ㄘˊ ㄍㄜ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gé gē,(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组词】: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组词】: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组词】: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组词】:格格不入。(5) 击,打。【组词】:格斗。格杀。(6) 推究。【组词】: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组词】:格于上下。(9) 感通。【组词】: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组词】: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基本含义

修辞格是指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过运用特定的词语、句式或表达方式,以达到修辞效果,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修辞格的意思

修辞格 [xiū cí gé]

1. 指各种修辞方式,如比喻、对偶、排比等。

修辞格 引证解释

⒈ 指各种修辞方式,如比喻、对偶、排比等。


国语词典

修辞格 [xiū cí gé]

⒈ 修辞上的各种方式。如譬喻、顶真、夸饰等皆是。


修辞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代释义:修辞格的一种。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如ᾀœ红领巾积极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就是借代。
    • 2.
      双关释义:修辞格的一种。 利用语言上的多义和同音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指的是另一种意义。有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两种。
    • 3.
      反语释义:修辞格的一种。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可以用正面的话表达反面的本意,也可以用反面的话表达正面 的本意。如“动不动就打人,多勇敢啊!”
    • 4.
      反问释义:⒈反过来对提问 的人发问。⒉也叫反诘。修辞格的一种。用否定的句式通过反问来表示肯定的意思,或用肯定的句式通 过反问来表示否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句之中。如“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
    • 5.
      对偶释义:修辞格的一种。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6.
      层递释义:⒈层层递进。严复《原强》:“夫 中国 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⒉逐级递送。《清史稿·刑法志三》:“凡诉讼在外由州县层递至於督抚,在内归总於三法司。”⒊修辞格的一种。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
    • 7.
      排比释义:修辞格的一种。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分句或句子,来加强语势或深化语意。如“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 8.
      比喻释义:⒈修辞格的一种。 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如“儿童(本体)像(比喻词)春天的花朵(喻体)。”⒉比方:我们用鱼和水的关系来比喻解放军和人民的关系。
    • 9.
      比拟释义:⒈修辞格的一种。 即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分拟人、拟物两种。如“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就是拟人,“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就是拟物。⒉比较:无可比拟。
    • 10.
      续麻释义:“顶真续麻”的简称。古时酒令、诗、词、曲中的一种修辞格式。前句末字即作为后句首字,递接而下。
    • 11.
      讳饰格释义:修辞格的一种。 说话时遇到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其它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讳饰。
    • 12.
      设问释义:修辞格的一种。作者自己提问,自己作答,以便突出主要论点,申述所要申述的问题。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 13.
      谐音释义: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常利用谐音来构成修辞格,增强表达效果。
    • 14.
      转喻释义:转喻历来被看作一种修辞格。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崛起,人们对转喻的“修辞说”提出质疑,认为该类语言使用涉及(话语意思)推理中的常规运算,与日常话语理解并无本质不同。
    • 15.
      辞格释义:修辞格的简称。
    • 16.
      递进释义:⒈一个比一个推进 一步。⒉也叫层递。修辞格之一。将文辞按从浅到深、从低到高、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意思层层推进。如: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17.
      通感释义:也叫移觉。修辞格的一种。用描写一类感觉的语句来描写另一类感觉,沟通两类感觉,造成表达上的新奇感和生动性。如“婉转动人的乐曲散发着芳香”。
    • 18.
      顶真续麻释义:⒈亦作“顶鍼续麻”。 亦作“顶针续麻”。宋元时一种带游戏性的文体。后句首字必须用前句末字。当时一般文人、官妓,大都擅此。后成为修辞格之一。⒉相声中的一种表演手法。
    • 19.
      鼎真释义:顶真。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格。后一句首字即用前一句末字。亦称联珠格。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或焚香而啜茗,或联句而鼎真。”
修辞格是什么意思 修辞格读音 怎么读 修辞格,拼音是xiū cí gé,修辞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修辞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