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倚栏释义:亦作“倚阑”。凭靠在栏干上。
- 2.
屏山释义:⒈山名。 其山如屏,故称。唐 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⒉如屏之山。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明 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⒊指屏风。唐 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清 纳兰性德《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清 龚自珍《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 3.
春光好释义:⒈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赏春景,命击羯鼓,吹玉笛,而成此调。后演为词调。因宋晏几道词有“伴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句,改名《愁倚阑令》、《愁倚阑》、《倚阑令》。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⒉词牌名。即《喜迁莺》。
- 4.
朱阑释义:同“朱栏”。《宋史·舆服志一》:“四面拱斗,外施方镜,九柱围以朱阑,中设御坐。”明 高启《鹿》诗:“云山别却啣芝侣,来向朱阑花下行。”清 厉鹗《湖楼题壁》诗:“朱阑今已朽,何况倚阑人。”
- 5.
沈香亭释义:亦作“沉香亭”。 唐 时宫中亭名。唐 李白《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 北倚阑干。”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开元 中,禁中重芍药,即今之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於 兴庆池 东,沉香亭 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 李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 李白 立进《清平调辞》三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料来春困把湖山倚。偏疑:沉香亭 北 太真妃。”
- 6.
洛阳桥释义:⒈指 洛阳市 天津桥。唐 李益《上洛桥》诗:“何堪好风景,独上 洛阳桥。”宋 岑象求《吉凶影响录》:“韦丹 未第时,洛阳桥 见渔者得一黿甚大,丹 异之,买投於河。”明 张昱《感事》诗:“洛阳桥 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⒉指 泉州 之 万安桥。在 福建省 泉州市 东北 洛阳江 上,故亦称“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梁架式大石桥。北宋 蔡襄 守 泉州 时建成,并题名为 万安渡桥。因造桥工程艰巨,故有海神协助修桥的神话。初成时长三百六十丈,广一丈五尺,后屡有扩建。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夏得海》:“泉州 洛阳桥
- 7.
骚屑释义:⒈风声。 汉 刘向《九叹·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王逸 注:“风声貌。”唐 高适《酬李少府》诗:“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清 纳兰性德《眼儿媚·咏红姑娘》词:“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⒉凄清愁苦。唐 元稹《遣病》诗之三:“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清 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孙浣心叶予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洞石梁寂光归云诸胜》诗:“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⒊扰乱;动乱。唐 杜甫《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中原路阻音尘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