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 [rù mén]
1. 初级读物;任何知识或业务的初始门路。
例技术入门。
英[ ABC; ]
2. 初步学会。
例入门师傅。
英[ cross the threshold; ]
入门 引证解释
⒈ 进门。
引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
唐 杜甫 《草堂》诗:“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疎。”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只觉得游了六七个地方,都是上楼下楼,入门出门,一点印象也留不下。”
⒉ “入门”原为引进之意,后指学问或技艺得到门径。
引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宋 陆游 《跋<兰亭序>》:“观《兰亭》当如禪宗勘辨,入门便了。”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文艺》:“妇人读书习字,所难止在入门。”
草明 《乘风破浪》三:“他调到这里还不满两个月,对钢铁生产还没入门。”
⒊ 指为初学者指示门径的书。又如“医学入门”、“摄影入门”。
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再将 洪武 以来,程墨垂世之稿,亦选出一半为入门,一半为极则。”
⒋ 指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
引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韩氏 族大且贵,又太尉 刘公 甥,内外尊显,夫人入门,上下莫不赞贺。”
元 无名氏 《勘金环》第二折:“我入门来多少闲枝节,做丈夫的把我来迎门儿逻惹,做婶子的把我来劈面儿相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伯母嘆了一口气道:‘侄少爷,我自从入门以后,虽然生过两个孩子,却都养不住。’”
国语词典
入门 [rù mén]
⒈ 进门。
引唐·杜甫〈草堂〉诗:「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疏。」
反出门
⒉ 学问初得门径。
引宋·陆游〈跋兰亭序〉:「观兰亭当如禅宗勘辨,入门便了。」
近初学
⒊ 妇女嫁到男家,成为男家的一员。
引元·无名氏《勘金环·第二折》:「我入门来多少闲枝节,做丈夫的把我来迎门儿㑩惹,做婶子的把我来劈面儿相截。」
《红楼梦·第四回》:「我家小爷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
⒋ 初步、浅学,多用为书名。
例如:「国学入门」、「珠算入门」。
近初学
入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就释义:⒈三成,三套。《仪礼·既夕礼》:“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轡。”郑玄 注:“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之臣饰以三色而三成。”《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繅皆三采三就。”⒉犹三匝,三重。《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俞樾《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门人三就,言其多也。”⒊谓古时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书·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孔 传:“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孔颖达 疏:“行刑当就三
- 2.
三段长拳释义:学习武术的入门套路和必修教材。
- 3.
不听释义:⒈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侯 不听左右,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⒉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⒊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郑玄 注:“简
- 4.
丛伙释义:谓繁多。《新唐书·萧倣传》:“南方珍贿丛伙,不以入门。家人病,取槁梅於厨以和剂,倣 知,趣市还之。”宋 宋祁《冯侍讲行状》:“臺阁文书,故新品式,丛伙纷庞。”
- 5.
乾清宫释义:宫殿名。在 北京 故宫内。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清 康熙 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雍正 以后,皇帝移居 养心殿,但仍在此处理政务。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门 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
- 6.
伊斯坦布尔释义:土耳其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城市。扼黑海出入门户。人口629万(1990年)。是世界历史名城,全国最大城市,也是全国最大港口和运输、贸易、文化中心。古名拜占庭,旧名君士坦丁堡。
- 7.
入头释义:⒈犹入门。⒉谓入圈套。
- 8.
入钹释义:娼家隐语称入门、出门为“入跋”、“出跋”。跋,改作“钹”,意谓与和尚有关。
- 9.
入门杖子释义:宋 朝对重犯所施的一种酷刑。宋 陈襄 《州县提纲·捕到人勿讯》:“大辟刼盗捕至之初,例於两腿及两足底,輙讯杖数百,名曰入门杖子,然后付狱。”
- 10.
入门释义:⒈得到门径;初步学会: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⒉指初级读物(多用于书名):《摄影入门》。《国际象棋入门》。
- 11.
冰丝释义:⒈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宋 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纍珠贯冰丝,耿光发沉渊;二千八百字,字字合管絃。”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沉休文 雨夜斋中独坐,风开竹扉,有一女子携络丝具入门便坐。风飘细雨如丝,女随风引络,络绎不断,断时亦就口续之,若真丝焉。烛未及跋,得数两,起赠 沉 曰:‘此谓冰丝,赠君造以为冰紈。’”清 曹寅《望雨谣》:“旱魃聋虫惨莫支,家家当户繰冰丝。”⒉指琴弦。《全唐诗》卷八六四载《湘妃诗》之二:“碧杜红蘅縹緲香,冰丝弹月弄清凉。”清 赵翼《散花曲》:“满屋明灯照綺筵,风
- 12.
切高球释义:用短铁杆切高球是初学者入门的主要技术,同时也是使球超越障碍区的高难度技术,因此它极为重要。
- 13.
初学乍道释义:刚入门,学习初级阶段的意思。
- 14.
初筵释义:《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郑玄 笺:“大射之礼,宾初入门,登堂即席,其趋翔威仪甚审知,言不失礼也。”朱熹 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后指宴饮之始,亦泛指宴饮。
- 15.
升堂释义:⒈登上厅堂。 唐 韩愈《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⒉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清 翟灏《通俗编·居处》:“《定命録》: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⒊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唐 顾况《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清 叶廷琯《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⒋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
- 16.
南畿释义:⒈南方边远地区。三国 魏 曹丕《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⒉京城的南郊。晋 潘尼《答杨士安》诗:“逝将辞储宫,栖迟集南畿。”⒊犹南都。唐 肃宗 时指 江陵,明 代指 南京。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漂泊四十韵》:“县郭南畿好,津亭 北望孤。”仇兆鳌 注:“肃宗 以 江陵府 为南都,故曰南畿。”明 李东阳《送邵国贤还治许州》诗:“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道这县主是谁?姓 吴,名 杰,南畿进士,正
- 17.
启蒙释义:⒈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启蒙老师。 启蒙读物。⒉普及新知识,使摆脱愚昧和迷信:启蒙运动。
- 18.
啓蒙释义:⒈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⒉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亦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元 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二》:“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 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 橙 曰 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
- 19.
妾媵释义:古代诸侯贵族女子出嫁,以姪娣从嫁,称媵。后因以“妾媵”泛指侍妾。《列子·杨朱》:“﹝ 端木叔 ﹞行年六十,气干将衰,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后汉书·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旧唐书·崔宁传》:“旰 家在 汉州,英乂 迁之 成都,通其妾媵。”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入门,牵衣揽涕,不敢以伉儷自居,愿备妾媵以俟来者。”
- 20.
官封释义:⒈皇帝赠予的官爵。宋 洪迈《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昉 再入相,表其事求赠所生父、祖官封。”⒉指官府的封条。元 刘詵《万户酒歌》:“城中禁酿五十年,目断吹秫 江 东烟。官封始运桑落瓮,官隶方载稽山船。”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
入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就释义:⒈三成,三套。《仪礼·既夕礼》:“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轡。”郑玄 注:“缨,今马鞅也;就,成也。诸侯之臣饰以三色而三成。”《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繅皆三采三就。”⒉犹三匝,三重。《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俞樾《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三就者,三帀也……夫子之门人三就,言其多也。”⒊谓古时服死刑者,依照身份不同,分别三处就刑。《书·舜典》:“五刑有服,五服三就。”孔 传:“行刑当就三处:大罪於原野,大夫於朝,士於市。”孔颖达 疏:“行刑当就三
- 2.
三段长拳释义:学习武术的入门套路和必修教材。
- 3.
不听释义:⒈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侯 不听左右,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⒉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⒊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郑玄 注:“简
- 4.
丛伙释义:谓繁多。《新唐书·萧倣传》:“南方珍贿丛伙,不以入门。家人病,取槁梅於厨以和剂,倣 知,趣市还之。”宋 宋祁《冯侍讲行状》:“臺阁文书,故新品式,丛伙纷庞。”
- 5.
乾清宫释义:宫殿名。在 北京 故宫内。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清 康熙 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雍正 以后,皇帝移居 养心殿,但仍在此处理政务。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乾清门 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 乾清宫 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
- 6.
伊斯坦布尔释义:土耳其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城市。扼黑海出入门户。人口629万(1990年)。是世界历史名城,全国最大城市,也是全国最大港口和运输、贸易、文化中心。古名拜占庭,旧名君士坦丁堡。
- 7.
入头释义:⒈犹入门。⒉谓入圈套。
- 8.
入钹释义:娼家隐语称入门、出门为“入跋”、“出跋”。跋,改作“钹”,意谓与和尚有关。
- 9.
入门杖子释义:宋 朝对重犯所施的一种酷刑。宋 陈襄 《州县提纲·捕到人勿讯》:“大辟刼盗捕至之初,例於两腿及两足底,輙讯杖数百,名曰入门杖子,然后付狱。”
- 10.
入门释义:⒈得到门径;初步学会: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⒉指初级读物(多用于书名):《摄影入门》。《国际象棋入门》。
- 11.
冰丝释义:⒈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宋 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纍珠贯冰丝,耿光发沉渊;二千八百字,字字合管絃。”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沉休文 雨夜斋中独坐,风开竹扉,有一女子携络丝具入门便坐。风飘细雨如丝,女随风引络,络绎不断,断时亦就口续之,若真丝焉。烛未及跋,得数两,起赠 沉 曰:‘此谓冰丝,赠君造以为冰紈。’”清 曹寅《望雨谣》:“旱魃聋虫惨莫支,家家当户繰冰丝。”⒉指琴弦。《全唐诗》卷八六四载《湘妃诗》之二:“碧杜红蘅縹緲香,冰丝弹月弄清凉。”清 赵翼《散花曲》:“满屋明灯照綺筵,风
- 12.
切高球释义:用短铁杆切高球是初学者入门的主要技术,同时也是使球超越障碍区的高难度技术,因此它极为重要。
- 13.
初学乍道释义:刚入门,学习初级阶段的意思。
- 14.
初筵释义:《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郑玄 笺:“大射之礼,宾初入门,登堂即席,其趋翔威仪甚审知,言不失礼也。”朱熹 集传:“初筵,初即席也。”后指宴饮之始,亦泛指宴饮。
- 15.
升堂释义:⒈登上厅堂。 唐 韩愈《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⒉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清 翟灏《通俗编·居处》:“《定命録》: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⒊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唐 顾况《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清 叶廷琯《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⒋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
- 16.
南畿释义:⒈南方边远地区。三国 魏 曹丕《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⒉京城的南郊。晋 潘尼《答杨士安》诗:“逝将辞储宫,栖迟集南畿。”⒊犹南都。唐 肃宗 时指 江陵,明 代指 南京。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漂泊四十韵》:“县郭南畿好,津亭 北望孤。”仇兆鳌 注:“肃宗 以 江陵府 为南都,故曰南畿。”明 李东阳《送邵国贤还治许州》诗:“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道这县主是谁?姓 吴,名 杰,南畿进士,正
- 17.
启蒙释义:⒈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启蒙老师。 启蒙读物。⒉普及新知识,使摆脱愚昧和迷信:启蒙运动。
- 18.
啓蒙释义:⒈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⒉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亦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元 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二》:“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 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 橙 曰 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
- 19.
妾媵释义:古代诸侯贵族女子出嫁,以姪娣从嫁,称媵。后因以“妾媵”泛指侍妾。《列子·杨朱》:“﹝ 端木叔 ﹞行年六十,气干将衰,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后汉书·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旧唐书·崔宁传》:“旰 家在 汉州,英乂 迁之 成都,通其妾媵。”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入门,牵衣揽涕,不敢以伉儷自居,愿备妾媵以俟来者。”
- 20.
官封释义:⒈皇帝赠予的官爵。宋 洪迈《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昉 再入相,表其事求赠所生父、祖官封。”⒉指官府的封条。元 刘詵《万户酒歌》:“城中禁酿五十年,目断吹秫 江 东烟。官封始运桑落瓮,官隶方载稽山船。”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