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组词】: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组词】: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3) 不灵活,少变化。【组词】:死板。呆板。(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组词】:板着脸。(5) 见“老”字“老板”。
chéng,(1) 围绕都市的高墙。【组词】: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2) 都市。【组词】: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zhǔ, ◎ 水中小块陆地。【组词】:洲渚。渚田。鼋头渚(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1. 古代黄河中段的重要渡口。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
⒈ 古代 黄河 中段的重要渡口。故址在今 河南 荥阳县 汜水镇 东北。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河 水又东逕 板城 北,有津,谓之 板城渚口。”
亦省称“板渚”。 《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元年﹞发 河 南诸郡男女百餘万,开 通济渠,自 西苑 引 穀 洛 水达於 河,自 板渚 引 河 通於 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