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品节 品节的意思
pǐnjié

品节

简体品节
繁体品節
拼音pǐn jié
注音ㄆ一ㄣˇ ㄐ一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品行高尚,有节操,能够坚守道德原则。

品节的意思

品节 [pǐn jié]

1. 品德节操。

[moral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品节 引证解释

⒈ 谓按等级、层次而加以节制。

《礼记·檀弓下》:“品节斯,斯之谓礼。”
孔颖达 疏:“品,阶格也;节,制断也。”
《朱子语类》卷六二:“道亦是自然之理,圣人於中为之品节以教人耳。”

⒉ 指等级。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司马温公 治家,谨守礼法……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节。”

⒊ 品行;节操。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国步阽危,方州瓦解,而老成硕彦,品节矫然。”
清 曾国藩 《钞朱子小学书后》:“盖先生之治人,尤重品节。”


国语词典

品节 [pǐn jié]

⒈ 品,品级、阶级。节,节制。品节指按等级、层次而加以节制。

《礼记·檀弓下》:「品节斯,斯之谓礼。」


品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品释义:⒈礼制;品级。 《汉书·梅福传》:“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制作仪品。”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宋史·职官志二》:“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⒉威仪与品节。唐 司空图《唐宣州观察使王公行状》:“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挺文学之宗师,不炫其价。”
    • 2.
      品节释义:品行节操:品节卓异。
    • 3.
      应市释义:(商品)适应市场需要上市出售:新产品即将应市。大批水产品节前应市。
    • 4.
      白藋同心释义: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
    • 5.
      砥厉名号释义:指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 6.
      砥砺名号释义:指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同“砥厉名号”。
    • 7.
      音像制品制作释义:加工成音像制品节目源的活动。

品节(pin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品节是什么意思 品节读音 怎么读 品节,拼音是pǐn jié,品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品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