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远 [pì yuǎn]
1. 偏僻荒远。
例僻远的山区。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英[lonely and remote;]
僻远 引证解释
⒈ 偏僻荒远。
引《楚辞·九章·涉江》:“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史记·六国年表序》:“秦 始小国僻远,诸 夏 宾之。”
宋 苏辙 《御试制策》:“贤才良士以为此僻远之处而不肯往。”
王统照 《一栏之隔》:“我们僻远的乡村中也知道了这种消息。”
⒉ 指远离。
引清 黄宗羲 《祭万悔庵文》:“予所居僻远城市,亦不乏四方之客。”
国语词典
僻远 [pì yuǎn]
⒈ 偏僻荒远。
例如:「住在僻远的地方,连水电都没有,实在很不方便。」
僻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鄙释义:⒈东部边境。《春秋·襄公十二年》:“王二月,莒 人伐我东鄙。”《左传·昭公五年》:“竖牛 取东鄙三十邑,以与 南遗。”⒉指东部僻远地方。南朝 宋 谢庄《月赋》:“仲宣 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南朝 齐 孔稚珪《谢赐生荔支启》:“信西 岷 之嘉珍,谅东鄙之未识。”
- 2.
偏州释义:僻远之州。
- 3.
偏陬释义:僻远之地。
- 4.
催徵释义:催促征收田赋租税。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二·智州》:“管 文、兰、镇寧、抚水 等四州最偏僻远者。所入赋租,宜州 差人去催徵。”《明史·食货志二》:“既而諭德 顾鼎臣 上钱粮积弊四事:一曰察理田粮旧额……二曰催徵岁办钱粮。”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总论》:“夫有司之职,大要钱穀为重。而钱穀之重祗在催徵、比较、拆贮、解给与漕项收兑数者而已。”
- 5.
僻远释义:偏僻而遥远:僻远的边寨。
- 6.
地岊释义:地角,谓地之极僻远处。
- 7.
外荒释义:⒈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迷乱曰荒……禽,鸟兽。”孔颖达疏:“老子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好色好田,则精神迷乱。”宋王禹偁《放五坊鹰犬诏》:“仍勅天下,今后不得更进鹰犬。庶使发狂之言,遐遵於老氏;外荒之戒,无愧於古书。”⒉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 8.
威惠释义:⒈犹威福。谓持势弄权。《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而 竇宪 矜三捷之効,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参见“威福”。⒉犹威恩。声威和恩泽。《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 隋 室无主,海内鼎沸,以公威惠,号令 岭 表。”《明史·把匝剌瓦尔密传》:“顺帝 之世,天下多故,云南 僻远,王抚治有威惠。”
- 9.
山僻释义:山中僻远之地。
- 10.
崄远释义:险阻僻远。
- 11.
幽辽释义:僻远。
- 12.
幽遐释义:僻远;深幽。
- 13.
幽险释义:⒈阴险。 ⒉幽远险阻。⒊指险阻僻远之处。
- 14.
异望释义:⒈其他期望。 《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狐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 …… 献 无异亲,民无异望,天方相 晋,将何以代 文?”《后汉书·荀悦传》:“故肃恭其心,慎修其行,内不回惑,外无异望,则民志平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邇无异言,远无异望。”吕向 注:“愜众心故也。”⒉谋叛的意图。《周书·文帝纪上》:“灵州 刺史 曹泥,并恃其僻远,常怀异望。”《北齐书·神武帝纪上》:“今四方扰扰,人怀异望。”
- 15.
慨息释义:感慨叹息。汉 班彪《北征赋》:“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霑衣。”清 陆继辂《<七家文钞>序》:“世之沉溺於伪体者,固未尝一日而息。朱梅崖 所处僻远,彭秋士 年少,心孤口众,徒能自已,有志之士,所为慨息也。”
- 16.
旷絶释义:⒈空缺;断绝。⒉从来没有;绝无仅有。⒊僻远;荒僻。
- 17.
杳无人烟释义: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 18.
桑中释义:⒈《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要我乎 上宫,送我乎 淇 之上矣。”朱熹 集传:“桑中、上宫 淇 上,又 沬乡 之中小地名也…… 卫 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 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章炳麟《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参见“桑中之喜”。⒉桑树林里。《穆天子传》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宫 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郭璞 注:“桑林之中。”⒊泛指山林僻远之处。《梁书·张缵传》:“
- 19.
海北释义:泛指僻远的北方。
- 20.
海涯天角释义:犹言天涯海角。指僻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