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典 行典的意思
xíngdiǎn

行典

简体行典
繁体
拼音xíng diǎn
注音ㄒㄧㄥˊ ㄉ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基本含义

指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行典的意思

行典 [xíng diǎn]

1. 主管行装的人。

行典 引证解释

⒈ 主管行装的人。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御史知其诬罔,与告事者行数驛,佯失告状,惊惧鞭挞行典。”


行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式释义:举行典礼或大会的程序和形式:升旗仪式。
    • 2.
      司仪释义: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主持仪式的人。
    • 3.
      孝治释义:《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 ”后用“孝治”谓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鐘以体国,翼亮孝治,缉熙中教。”宋 欧阳修《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刑於四海之风,必务先於孝治,惟是事亲之礼,盖存有国之规。”《清史稿·礼志五》:“顺治 十六年,左副都御史 袁懋功 请举祫祭,以彰孝治。”
    • 4.
      宝珪释义:亦作“宝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王子朝 用 成周 之宝珪于 河。”《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宝圭”。宋 陈襄《缫藉赋》:“嘉宝珪之致用,资繅藉以成仪。”
    • 5.
      宾人释义:⒈宾相。举行典礼时导行仪节的人。⒉客人。
    • 6.
      宾赞释义:⒈亦作“宾讚”。举行典礼时导引仪式的人。宾,通“儐”。《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謁者掌宾讚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旧五代史·梁书·刘捍传》:“捍 便习宾赞,善於将迎。”⒉指幕僚。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公暨宾赞,稽经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吾不见士大夫五十年矣,不用復从宾赞,幸为我谢之。”明 方孝孺《黄晏仲晦字说》:“其宾赞相与言曰:‘欲晏者,惟自晦而已。’于是字之以 仲晦。”⒊见“宾赞”。
    • 7.
      御药院释义:官署名。掌禁中医药,后兼管礼文。宋 高承《事物纪原·京邑馆阁·御药院》:“唐 尚药局有内药院,宋朝 太宗 至道 三年,又置御药院於禁中也。《东京记》曰,掌合和御药。”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勾当御药院 阎士良 闻之,遽见上。”宋 程大昌《考古编·御药院掌礼文》:“御药院本以按验祕方,合和御药为职,今兼受行典礼,及贡举事。”
    • 8.
      斋戒沐浴释义:斋戒沐浴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前,沐浴更衣,洁身清心,以示虔敬。
    • 9.
      明堂释义:⒈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等活动的地方。⒉打晒粮食的场地。⒊院子。
    • 10.
      晒版位释义:举行典礼以板牌的参加者的地方。
    • 11.
      版位释义:⒈古代举行典礼时以板牌标明的参加者的就位处。 《新唐书·礼乐志一》:“礼部尚书与近侍者从,皇帝至版位,西向立。”《宋史·礼志二十》:“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羣臣贺仪……典仪设皇太子答拜褥位於阶下南向,又设文武羣官版位於门之外。其日,礼直官、舍人先引三公以下文武羣臣以次入,就位立定。”⒉牌位;神位。宋 高承《事物纪原·礼祭郊祀·版位》:“《宋朝会要》曰:‘景德 二年九月二日,上封者言郊立天地神位不严,望令重造。詔 王钦若 详閲修製。十一月一日,版位成,贮以漆匣舁牀。’”
    • 12.
      礼堂释义:供开会或举行典礼用的大厅。
    • 13.
      礼引释义:举行典礼时引导宾主行礼之人。
    • 14.
      祝词释义:⒈古代祭祀时祷告的话。⒉举行典礼或会议时表示良好愿望或庆贺的话:新年祝词。‖也作祝辞。
    • 15.
      赞导释义:⒈举行典礼时依照仪式赞唱引导。 《后汉书·百官志二》:“其郊庙行礼,赞导,请行事,既可,以命羣司。”《旧唐书·李汉传》:“大夫中丞到班后,朝堂所由引僕射就位,传呼赞导,如大夫就列之仪。班退,赞导亦如之。”《金史·礼志四》:“侍中诣庙庭本位立,皇帝将出大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并博士前引,俛伏,跪称‘臣某赞导皇帝行礼’,俛伏,兴。”⒉帮助;辅导。宋 王谠《唐语林·规箴》:“宪公 固英睿,初即位,得 杜邠公 赞导,及其成功,多 邠公 力也。”《明史·余懋学传》:“今执政大臣一政之善輒矜赞
    • 16.
      赞相释义:举行典礼时司仪赞唱导引各种仪式;也指辅佐。
    • 17.
      蹈雅释义:遵行典雅。
    • 18.
      隽良释义:指优秀杰出的人才。 宋 范仲淹《明堂赋》:“行典礼,扬风雅,访雋良,议穷寡。”宋 苏轼《杜訢卫尉少卿锺离景伯少府少监制》:“朕登进耆老,崇德以靖民;敷求雋良,养材以待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既以悔过责躬,洗心改事,罢黜宰辅,收召雋良,尚虑多方未知朕志。”
    • 19.
      齐戒释义:⒈修身自警。⒉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示虔敬。

行典(xing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典是什么意思 行典读音 怎么读 行典,拼音是xíng diǎn,行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