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 [xuǎn běn]
1. 从著作中选取部分篇章编成的书。
英[anthology;]
选本 引证解释
⒈ 从一人的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部分篇章编辑成的书。
引《儒林外史》第十五回:“而今甚么是书?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民文学>编者问》:“而在编选第一辑时,有的省市如 四川、上海 有了选本,有的省市就没有选本,没有选本的就只好从尽可能收集到的报刊上摘录。”
国语词典
选本 [xuǎn běn]
⒈ 将一人或多人的作品,选出精华篇章,汇集成的书,称为「选本」。
选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别裁释义:辨别剔除。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语,故后来用作诗歌选本的名称。
- 2.
古文观止释义:古文选本。清康熙年间吴 楚材、吴调侯选编。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选文章220篇,分为12卷,能照顾各种体裁和风格,具有一 定代表性,每篇有简要评论,故流传甚广。
- 3.
哗衆取宠释义:用浮夸的言行使众人兴奋激动,博取众人的称赞和支持。 《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颜师古 注:“譁,諠也。宠,尊也。”宋 洪适《罗尚书墓志铭》:“其学问醇正,笔力雄健,言必关於教化,不出奇以譁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博取众人的好感、夸奖或拥护。语出《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颜师古 注:“譁,諠也。宠,尊也。”鲁迅《集外集·选本》:“往复几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动机论’来,不是说反对者‘别有用心’,便
- 4.
墨选释义:明 清 流行的八股文选本。 从流传的八股文章中,选编成书,供应试者学习、摹仿。选文的来源有程墨、房稿、行卷和社稿等。有的选文中还有评点。
- 5.
房行释义:房稿与行书的并称。行书为举人所作的八股文选本。
- 6.
眼光如豆释义:同“目光如豆”。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昔人謂 東坡 詞非正聲,此特拘於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
- 7.
考选释义:通过考查或考试选用人员。《宋史·选举志三》:“及两京皆置敦宗院,院皆置大、小学教授,立考选法,如《熙寧格》出官,所涖长贰或监司有二人任之,乃注授。”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选庶吉士之始》:“今会试后,考选庶吉士,人谓始於 文皇帝 永乐 甲申科。”《儒林外史》第七回:“现今考选科、道在即,你我的资格都是有指望的。”孙中山《<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考选本是 中国 始创的,可惜那制度不好,却被外国学去,改良之后,成了美制。”
- 8.
评点本释义:经人评论圈点的书本。 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不过 唐 宋 以来,诗文评确还在继承从前的传统发展着,各家文集里论文论诗之作,各家诗话,以及选本、评选本、评点本、加上词话、曲品等,数量着实惊人。”亦省作“评本”。《百科知识》1983年第9期:“自 李贽 之后,评家蜂起,评本盛行。”
- 9.
评选本释义:附有评论的作品选集。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不过 唐 宋 以来,诗文评确还在继承从前的传统发展着,各家文集里论文论诗之作,各家诗话,以及选本、评选本、评点本、加上词话、曲品等,数量着实惊人。”
- 10.
诗征释义:总集性质的诗歌选本。如 清 曾燠 编有《江西诗徵》;清 朱绪曾 编有《金陵诗徵》;清 袁景辂 编有《国朝松陵诗徵》。傅尃《<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余友 高子,近辑《诗徵》,综卅年以来,捃一世之彦,旁求名集,博访通人,去门户之嫌,泯异同之辨。”
- 11.
诗钞释义:诗集选本的名称。 (1)总集性质的,如 清 吴之振 等选的《宋诗钞》。
- 12.
豁目释义:⒈开扩视野。 南唐 李中《登毘陵青山楼》诗:“高楼閒上对晴空,豁目开襟半日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厅前面是一个极开辟的露臺,正对 珠江,十分豁目。”⒉醒目。清 张之洞《輶轩语·读古人文集》:“选本以御选《唐宋诗醇》、《文醇》为最精粹……能得殿本五色评点者尤豁目。”
- 13.
黑色幽默释义:美国 六十年代产生的一种文学流派名称,是一种阴暗、悲观、绝望的幽默。 他们的代表人物有 约瑟夫·赫勃、小库尔特·冯内格特、约翰·巴斯、托马斯·品钦、唐纳德·巴塞尔梅 等。这些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把恐怖和滑稽结合在一起,把生活理解为一出荒谬可怕的喜剧。1965 布鲁斯·杰伊·弗理德曼 编了一个选本,收录了一些作家作品片断,命名为“黑色幽默”。从此以后,这股潮流就以黑色幽默的名义著称于世。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就像一个人在砸自己家的电视机、大柜子和锅碗瓢勺,还说这不是砸自己,而是砸了仇人家的电视机等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