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叶释义:⒈一片叶子。 《列子·说符》:“宋 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列子 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牀。”元 耶律楚材《乞茶诗》之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参见“一叶知秋”。⒉比喻小船。唐 司空图《自河西归山诗》之一:“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前蜀 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一叶南浮去似飞,楚 乡云水本无依。”宋 苏轼《赠邵道士》诗:“相将乘一叶,夜下 苍梧 滩。”明 宋濂《龙眠居
- 2.
一纸书释义:《晋书·刘弘传》:“ 弘 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寧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 咸曰:‘得 刘公 一纸书,贤於十部从事。’”后用以为典,或以“一纸书”代指书信。 唐 许浑 《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 季氏 千金诺,更望 刘公 一纸书。” 唐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诗:“空惭 季布 千金诺,但负 刘弘 一纸书。” 宋 范成大 《采莲》诗之三:“空江日暮无来客,断肠 三湘 一纸书。” 元 耶律楚材 《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懒答禪师一纸书,禪师佳句古谁知?”
- 3.
上德释义:⒈至德;盛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韩非子·解老》:“德盛之谓上德。”南朝 梁 江淹《后让太傅扬州牧表》:“自非上德横乎天地,高绩格於区宇,烈誉馥於一时,茂名鬱乎当世者,岂有降今日而莫先哉!”元 耶律楚材《题万寿碑阴》诗:“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⒉指帝德。汉 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諭,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⒊借指帝王。明 徐渭《代被论乞免得温旨谢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⒋崇尚德行。上,通“尚”。《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
- 4.
世里释义:即 耶律。
- 5.
丘索释义:古代典籍《八索》《九丘》的并称。 亦泛指古籍。《宋书·礼志三》:“江夏王 义恭 表曰:……《丘》《索》著明者尚有遗炳。”元 耶律楚材《和裴子法见寄》诗:“琴书淡相对,尚未忘《丘》《索》。”明 汤显祖《紫箫记·出山》:“唐 宪宗皇帝 爱俺年少,送游太学,备观《丘》《索》之书,颇习干旄之舞。”
- 6.
中隐释义:指闲官。唐 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諠。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宋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五:“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閒胜暂閒。”元 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十诗》之五:“中隐冷官閒况味,归心无日不山林。”
- 7.
丰殖释义:⒈丰茂;蕃衍。《国语·周语下》:“陂障九泽,丰殖九藪。”汉 王符《潜夫论·爱日》:“穀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辽史·耶律挞烈传》:“部人化之,户口丰殖。”明 李时勉《北京赋》:“奇花珍果,嘉树甘木,禽兽鱼鳖,丰殖繁育。”⒉谓积聚财富。《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勤耕积粟,以丰殖 关中。”宋 袁燮《叔父承议郎通判常德府行状》:“公曰:‘昔人谓仕宦贫,好消息也。吾敢丰殖以自取戾?’迄无所增。”梁启超《敬告政府诸公》:“而公等所谓自丰殖以长子孙者,于彼时亦何有焉?”⒊犹富足。元 姚燧《朋簪堂记》:“﹝
- 8.
九译释义:⒈辗转翻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张守节 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僉稽首而来王。”薛综 注:“重舌谓晓夷狄语者。九译,九度译言始至中国者也。”《晋书·文帝纪》:“虽西旅远贡,越裳 九译,义无以踰。”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伏乖,咿嗢九译重。”⒉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晋书·江统传》:“周公 来九译之贡,中宗 纳单于之朝。”唐 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元 耶律楚材《
- 9.
乳犊释义:⒈小牛。 《新唐书·百官志三》:“乳驹、乳犊,十给一丁。”《辽史·耶律乙不哥传》:“一人负乳犊,引牸牛而过。”郭沫若《赴崖城道中》诗:“沿途乳犊雄于虎,玉宇无涯涨海苍。”⒉生小牛。《新唐书·五行志二》:“贞元 七年,赵州 柏乡 民 李崇贞 家黄犬乳犊。”
- 10.
乳节释义:树木的瘤节。宋 苏轼《铁柱杖》诗:“柳公 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元 耶律楚材《和董彦才东坡铁杖诗二十韵》:“黑虬彷彿欲飞跃,鳞介苍苍生乳节。”
- 11.
冲人释义:⒈亦作“冲人”。年幼的人。多为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书·盘庚下》:“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孔 传:“冲,童。”孔颖达 疏:“冲、童,声相近,皆是幼小之名。自称童人,言己幼小无知,故为谦也。”汉 焦赣《易林·需之无妄》:“戴璧秉珪,请命于 河,周公 作誓,冲人瘳愈。”南朝 陈 徐陵《陈公九锡诏》:“强臣致命,黜我冲人。”《旧唐书·高骈传》:“朕虽冲人,安得轻侮!”辽道宗《遣耶律思齐等赐高丽国册(寿昌三年)》:“肇我太祖,嗣及冲人。”⒉称帝王。晋 干宝《晋纪总论》:“高贵 冲人,不得復子明辟。”清 钱谦益《马
- 12.
出临释义:⒈吊唁。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广意 言待詔 五莋宫,宫中讙言帝崩,诸将军共立太子为帝,年八九岁,葬时不出临。”《南齐书·良政传·傅琰》:“五年,卒。琰 丧西还,有詔出临。”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⒉旧指朝廷官员出任外职。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入管机密,朝政以治;出临 朔 岱,庶绩咸熙。”宋 陆游《贺谢提举启》:“迨法宫之决事,付便郡以优贤,曾未逾年,已闻报政,入膺三接之宠,出临千里之畿。”辽 刘詵《耶律宗允墓志铭》:“时王公将相
- 13.
南面官释义:辽太宗 耶律德光 统治 中国 北部后,官分南北,南面官有南面京官、南面朝官、南面宫官、南面方州官,南面分司官、南面财赋官、南面军官、南面边防官等,专治 汉 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参阅《辽史·百官志三、四》。
- 14.
厌魅释义:亦作“厌媚”。 谓用迷信方法祈铸鬼神以迷惑或伤害别人。《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 后主。”《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叔坚 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韦庶人 之全盛日……专行厌魅,平王 诛之。”《辽史·列女传·耶律奴妻萧氏》:“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元典章·刑部三·厌镇》:“王鹏举 因与 马闍闍 通姦,有 刘显 引领前去 冯珪 处,厌魅 马闍闍 夫 耿天祐,欲令身死。”
- 15.
哈剌契丹释义:古族名兼古国名。也叫 黑契丹(契丹语,哈剌为“黑”的意思)。指 耶律大石 所建的 西辽。也用来专指 契丹 本族人。
- 16.
团圝释义:⒈团栾。圆貌。金 党怀英《上皇书扇后》诗:“便面团圝字点鸦,天风吹堕委尘沙。”元 耶律楚材《题黄山墨竹便面》诗:“黄山 落笔露全机,底箇团圝太崛奇。”⒉团栾。团聚。元 赵雍《江城子》词:“花梢新月几时圆?再团圝,是何年?”明 高攀龙《与秦华玉书》:“行时劳费亲丈者至矣。是日为团圝之乐,又为离别之悲。”
- 17.
坚壮释义:坚固高大。宋 苏辙《论黄河软堰札子一首》:“若使所塞坚壮不可动摇,则涨水咽怒必为上流之患。”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汴 之外城,周 世宗 时开筑,神宗 又展拓,其高际天,坚壮雄伟。”《辽史·耶律铎轸传》:“十七年,城西边,命 鐸軫 相地及造战舰,因成楼船百三十艘,上置兵,下立马,规制坚壮。”
- 18.
声尘释义:⒈佛教语。六尘之一。《圆觉经》:“善男子:根清浄故,色尘清浄;色清浄故,声尘清浄。”⒉指世俗的音乐或娱乐等活动。唐 白居易《祭崔常侍文》:“辱为僚友三十餘年,又膳部房与公同声尘之游,定胶漆之分。”宋 范成大《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元 耶律楚材《和景贤又四绝》之一:“年来世事已参商,但有声尘尚未忘。”⒊指名声。南朝 梁 刘孝标《自序》:“余声尘寂寞,世不吾知,魂魄一去,有同秋草。”宋 李昉《寄孟宾于》诗:“昔日声尘喧 洛 下,近年诗价满 江 南。”
- 19.
守陴释义:守城;守卫。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围 郑,旬有七日。郑 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大宫,且巷出车,吉。国人不临,守陴者皆哭。”《新五代史·杂传·王珂》:“珂 夜登城諭守陴者,守陴者皆不应。”元 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天子潜巡狩,宗臣严守陴。”《清史稿·礼志六》:“凡祠祭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义,或积劳没身。”
- 20.
寖远释义:渐远。 宋 曾巩《戚元鲁墓志铭》:“盖自 五代 至今百有六十餘年矣。戚氏 传绪寖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絶如此,故余以谓 宋 之世家也。”元 耶律楚材《进征西庚午元历表》:“朔望之疾徐,二曜之盈衰,五星之伏见,疎密无定,先后不同。盖建立国都而各殊,或涉歷岁年之寖远,不得不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