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鸣榔 鸣榔的意思
míngláng

鸣榔

简体鸣榔
繁体鳴榔
拼音míng láng
注音ㄇㄧㄥˊ ㄌ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鸟兽或昆虫叫。【组词】: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组词】:鸣响。鸣奏。孤掌难鸣。(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组词】:鸣谢。鸣冤。百家争鸣。(4) 闻名,著称。【例句】:“以文鸣江东”。

láng,(1) 〔榔头〕锤子。(2) 〔榔榆〕落叶乔木,木材坚硬致密。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遇到重大事件或重要场合时以榔头敲击榔木,发出清脆声音,以表示警示、振奋或庆贺。

鸣榔的意思

鸣榔 [míng láng]

1. 见“鸣桹”。

鸣榔 引证解释

⒈ 见“鸣桹”。


国语词典

鸣榔 [míng láng]

⒈ 渔人以椎击船后近柁的横木,使鱼惊伏以便捕捉。

唐·李白〈送殷淑〉诗:「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采莲女拨棹声,又不是捕鱼叟鸣榔动。」


鸣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木释义: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陈子昂 《春台引》:“何云木之英丽,而池馆之崇幽。”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二:“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 清 魏源 《昆山别龚定庵自珍》诗:“鸣榔一回首,云木冒平 楚 。”
    • 2.
      淹薄释义:停泊;停宿。《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定山 缅云雾,赤亭 无淹薄。”李善 注:“王逸 曰:‘泊,止也。’薄与泊同。”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安有六騑在行,淹薄风露,取诸外府,以饟军食,而谓吾人忍有不令之词乎?”明 陈子龙《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苕 霅 何淹薄?”
    • 3.
      苕霅释义:苕溪、霅溪 二水的并称。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是 唐 代 张志和 隐居之地。《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 苕 霅 间。”明 陈子龙《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苕 霅 何淹薄。”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为 苕 霅 美谈也。”
    • 4.
      蛙角释义:犹总角。 旧时童子束发如蛙角,因以指童年时代。唐 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擣练蛾眉婢,鸣榔蛙角奴。”清 胡式钰《语窦·蛙角头》:“蛙角指童子言。《诗·齐风》所云‘总角丱兮’者也。吾乡唯小娃然,呼若凹阁头,或作丫角,《卫风》所云‘总角之宴’是也。”
    • 5.
      鸣桹释义:亦作“鸣榔”。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鸣榔(mingl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鸣榔是什么意思 鸣榔读音 怎么读 鸣榔,拼音是míng láng,鸣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鸣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