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假人 假人的意思
jiǎrén

假人

简体假人
繁体
拼音jiǎ rén
注音ㄐㄧㄚˇ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ǎ jià,(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组词】: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2) 借用,利用。【组词】: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组词】: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组词】:假日。假条。病假。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装成人样的木偶或人造人,也用来比喻表面上看起来像人,实际上没有真实的内心和感情。

假人的意思

假人 [jiǎ rén]

1. 授予人。让人。被授予治理地方之权的人。至人,贤人。

假人 引证解释

⒈ 授予人。

《左传·成公二年》:“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子》:“名器假人,为《传》所讥;无功受禄,为《诗》所刺。”

⒉ 让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孝武 问 王爽 :‘卿何如卿兄?’ 王 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 恭 ;忠孝亦何可假人!’”

⒊ 被授予治理地方之权的人。参见“假器”。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预於分土,愧在假人,窃自省循,惧无报称。”

⒋ 至人,贤人。《书·西伯戡黎》假人作“格人”。

《史记·殷本纪》:“天既讫我 殷 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
裴骃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至人以人事观 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


假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侍官释义:⒈侍中、常侍之官。《南齐书·陆澄传》:“魏 晋 以来,不欲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移还上宫,召侍官皆入止省中。”胡三省 注:“侍官,自侍中至黄散之属。”⒉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十二月……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新唐书·兵志》:“故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言侍卫天子;至是,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至相駡辱必曰侍官。”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其后又把府兵的军士改称侍官,表示府兵从属于皇帝,作皇帝的侍从
    • 2.
      假人释义:⒈授予人。 《左传·成公二年》:“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宋 岳飞《辞少保第四札子》:“名器假人,为《传》所讥;无功受禄,为《诗》所刺。”⒉让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孝武 问 王爽:‘卿何如卿兄?’王 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 恭;忠孝亦何可假人!’”⒊被授予治理地方之权的人。宋 曾巩《明州谢到任表》:“预於分土,愧在假人,窃自省循,惧无报称。”参见“假器”。⒋至人,贤人。《史记·殷本纪》:“天既讫我 殷 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裴骃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至人以人事观
    • 3.
      刬塞释义:犹废塞。 《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 4.
      剗塞释义:犹废塞。《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 5.
      名器释义:名号与车服仪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用以别尊卑贵贱的等级。语本《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预 注:“器,车服;名,爵号。”《后汉书·来歙传》:“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唐 元稹《论谏职表》:“陛下若以为臣等无所裨补,不足参侍从,固不当假以名器,立之於朝。”明 刘元卿《贤奕编·方正》:“臣备位六卿,臣不足惜,朝廷名器可惜耳。”《宦海》第二回:“举人不才,却忝列搢绅,有关朝廷的名器,大公祖凌辱举人,就是凌辱朝廷的名器。”@
    • 6.
      守器释义:⒈守护国家的重器。 器,指象征君权的器物,如祭器、车服等。《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杜预 注:“名,爵号;器,车服。”⒉指所守护的重器。《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宣子 謁诸 郑伯,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⒊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因借指太子。《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赞》:“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
    • 7.
      尺玉释义:直径一尺的宝玉。 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三国 魏 曹植《望恩表》:“臣闻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故知假人延誉,重於连城;借人羽毛,荣於尺玉。”
    • 8.
      摔跤人释义:摔跤人shuaijiaoren,又称假人是摔跤用的一种器材。
    • 9.
      稻草人释义:稻草扎成的假人。比喻没有实际本领和力量的人。
    • 10.
      繁缨释义: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 繁,马腹带;缨,马颈革。《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孔颖达 疏:“繁,谓马腹带也。”《左传·成公二年》:“既,卫 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汉 贾谊《新书·审微》:“叔孙于奚 者,卫 之大夫也。曲县者,卫君 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汉 蔡邕《独断》卷下:“繁缨在马膺前,如索帬者是也。”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 孔子 不以名器假人,繁缨以朝,且犹不可,允言 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
    • 11.
      纠检释义:检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夏,四月,甲子,东魏 吏部令史 张永和 等伪假人官,事觉,纠检、首者六万餘人。”胡三省 注:“纠检,官所纠检而发之者也;首,自首者也。”

假人(jia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假人是什么意思 假人读音 怎么读 假人,拼音是jiǎ rén,假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假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