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旗帜 旗帜的意思
zhì

旗帜

简体旗帜
繁体旗幟
拼音qí zhì
注音ㄑㄧˊ ㄓˋ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zhì, ◎ 旗子。【组词】:旗帜。独树一帜(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

基本含义

旗帜是指旗帜标志,比喻引导人们前进方向的事物或象征。

旗帜的意思

旗帜 [qí zhì]

1. 各种旗子的总称。

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

[ banner; flag; ]

2. 比喻有代表性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

[ stand; colours; ]

旗帜 引证解释

⒈ 各种旗子的总称。

《墨子·杂守》:“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帜。”
《史记·留侯世家》:“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唐 元稹 《古社》诗:“壮声鼓鼙震,高焰旗帜翻。”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各家藏着的旗帜,各色各种都要。”

⒉ 犹旗语。

⒊ 旗号。参见“旗号”。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霸州贼》:“后又增入 杨虎、赵鐩、刘惠 等共二十五名,分为二十八营,共有人马十七万五千,各授伪官,张打奉天征讨元帅旗帜。”

⒋ 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

毛泽东 《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法西斯势力则必归于消灭。”
《文汇报》1989.5.4:“他指出:‘科学,近代民主制,社会主义,乃是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的发明,至可宝贵。’举的旗帜除民主与科学外,还多了社会主义一面。”

⒌ 比喻榜样。

耿简 《爬在旗杆上的人》:“你当了人民代表,成了旗帜,见了 毛主席。”


国语词典

旗帜 [qí zhì]

⒈ 旗可作为标帜,故泛称旌旗为「旗帜」。也作「旗志」。

《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诏登坛。」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喊声大震,把那几百个番子,犹如砍瓜切菜,尽数都砍死了,旗帜器械,得了无数。」

旌旗 旗子


旗帜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旗号释义:旧时标明军队名称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名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 2.
      旌旗释义:各种旗子:旌旗招展。
    • 3.
      旗子释义:用绸、布、纸等做成的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的标志,大多挂在杆子上或墙壁上。

旗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路释义:⒈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韩 使人之 楚,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行达 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元 宫大挺《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⒉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
    • 2.
      东北易帜释义:指张学良 在东北改换旗帜,表示归附南京政府领导。1928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其 子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同年7月即宣布停止内战,12月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发出易帜通电,宣布归 属南京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并在东北悬挂国民政府旗帜。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史称东北 易帜。
    • 3.
      丧幡释义:亦作“丧旛”。 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 4.
      丹帜释义:红色的旗帜。
    • 5.
      丹旗释义:⒈红色的旗帜。 ⒉丹旂:同“丹旗”。
    • 6.
      义旗释义: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旗帜。
    • 7.
      九旗释义:⒈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⒉九旂:指各式军旗。
    • 8.
      云幡释义:⒈亦作“云旛”。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⒉出殡时用的灵幡。
    • 9.
      云幢释义:⒈旧时用为仪仗的一种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⒉饰有云形图案的车帘。泛指华美的车子。
    • 10.
      云旌释义:⒈像旗帜一样迎风飘动的云。⒉多得像云一样的旗。
    • 11.
      五方旗释义: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常用于军中,相传为 黄帝 所设。
    • 12.
      五旗释义:五色旗帜。
    • 13.
      仪仗释义:⒈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⒉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贵宾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举着的较大的旗帜、标语、图表、模型等。
    • 14.
      会旗释义:某些集会的旗帜:主席台上高悬着绘有骏马和弓箭的那达慕会旗。
    • 15.
      传教旛释义:传布命令的旗帜。
    • 16.
      信号旗释义:军队、舰船、海港、工地等用来传达信号、进行联系的旗帜。
    • 17.
      信旗释义: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輒引旗先走,陈从而溃。”胡三省 注:“信旗者,别为一旗,军中视之以为进退。”
    • 18.
      信旛释义:亦作“信幡”。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 19.
      信符释义:用作凭证的符节。 《墨子·旗帜》:“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明史·云南土司传三》:“九年,老挝 贡使还,恐道中为他部所阻,给信符,敕 孟艮、车里 诸部遣人护之。”《清史稿·世祖纪一》:“庚子,收故摄政王信符,贮内库。”
    • 20.
      党旗释义: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旗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路释义:⒈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韩 使人之 楚,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行达 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元 宫大挺《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⒉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
    • 2.
      东北易帜释义:指张学良 在东北改换旗帜,表示归附南京政府领导。1928年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其 子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同年7月即宣布停止内战,12月不顾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发出易帜通电,宣布归 属南京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并在东北悬挂国民政府旗帜。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史称东北 易帜。
    • 3.
      丧幡释义:亦作“丧旛”。 丧家悬挂的白色狭长形的旗帜。
    • 4.
      丹帜释义:红色的旗帜。
    • 5.
      丹旗释义:⒈红色的旗帜。 ⒉丹旂:同“丹旗”。
    • 6.
      义旗释义: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旗帜。
    • 7.
      九旗释义:⒈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⒉九旂:指各式军旗。
    • 8.
      云幡释义:⒈亦作“云旛”。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⒉出殡时用的灵幡。
    • 9.
      云幢释义:⒈旧时用为仪仗的一种饰有云形图案的旗帜。⒉饰有云形图案的车帘。泛指华美的车子。
    • 10.
      云旌释义:⒈像旗帜一样迎风飘动的云。⒉多得像云一样的旗。
    • 11.
      五方旗释义:古代用青、赤、白、黑、黄五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旗帜。常用于军中,相传为 黄帝 所设。
    • 12.
      五旗释义:五色旗帜。
    • 13.
      仪仗释义:⒈古代帝王、官员等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⒉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贵宾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举着的较大的旗帜、标语、图表、模型等。
    • 14.
      会旗释义:某些集会的旗帜:主席台上高悬着绘有骏马和弓箭的那达慕会旗。
    • 15.
      传教旛释义:传布命令的旗帜。
    • 16.
      信号旗释义:军队、舰船、海港、工地等用来传达信号、进行联系的旗帜。
    • 17.
      信旗释义: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輒引旗先走,陈从而溃。”胡三省 注:“信旗者,别为一旗,军中视之以为进退。”
    • 18.
      信旛释义:亦作“信幡”。古代题表官号、用为符信的旗帜。
    • 19.
      信符释义:用作凭证的符节。 《墨子·旗帜》:“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明史·云南土司传三》:“九年,老挝 贡使还,恐道中为他部所阻,给信符,敕 孟艮、车里 诸部遣人护之。”《清史稿·世祖纪一》:“庚子,收故摄政王信符,贮内库。”
    • 20.
      党旗释义: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旗帜造句

1.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而不要吞吞吐吐,顾虑重重。

3.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共青团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4.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5.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6.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作风。

7.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共道德的行为。

8.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9.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

10.道旁河边临风怒放的木棉,红艳艳一树火焰似的繁花,炽烈烈、金灿灿,像高扬的旗帜凌空挥舞。

11.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12.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

13.大片的云,一起一伏,好像一幅旗帜的褶皱。

14.金黄的迎春花开放了举着长长的枝条,就像人们高举着旗帜,勇往直前地向上攀,朝着有阳光的地方努力生长。

15.为了家中年迈的母亲,为了日夜思念丈夫的妻子,为了无辜的孩子们,我们停止战争,竖起和平的旗帜吧。

16.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17.为青春梦想立标杆,为青春奋斗作示范,为青春之光树旗帜

18.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

19.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一面旗帜,她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青春是一本教科书,她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20.信念是石,信念是火。信念是热情,信念是希望。信念是前进的旗帜,信念是迷茫的克星。信念就是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旗帜(q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旗帜是什么意思 旗帜读音 怎么读 旗帜,拼音是qí zhì,旗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旗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