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 [jiǎo gēn]
1. 脚后跟。
例站稳脚跟。
英[heel;]
脚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脚根”。
⒉ 脚的后部。
引《山海经·海外北经》“﹝ 跂踵国 ﹞其为人大,两足亦大” 晋 郭璞 注:“其人行,脚跟不著地也。”
《魏书·尒朱彦伯传》:“﹝ 洛中 謡﹞又曰: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脚,把脚跟向地上一碾。”
谷峪 《王本巧》:“她的脚根提起,向西北角的一个窝棚望了望。”
⒊ 比喻立足点或立场。
引宋 朱熹 《答陈肤仲》四:“凡事从今更宜审细,见得是,当便立定脚根,断不移易。”
一本作“脚跟”。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有些人还有怀疑,还没有站稳脚跟,一遇风浪就会左右摇摆。”
⒋ 比喻行迹。
引明 袁宏道 《致吴因之书》:“行年四十,脚跟不定,待何时定?”
《花月痕》第四八回:“道姑笑道:‘贫道云游之人,脚跟无定,是从来处来。’”
⒌ 根底;底细。
引《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丁利国 道:‘实不瞒你説……他所以认我们是他的父母。’店家听説,嗔道:‘原来脚根不正。’”
郭沫若 《行路难·漂流插曲第一章》:“你是看穿了我们的脚跟,以为我们纵横是带不走的。”
⒍ 指物体的下端或其近旁。
引《儿女英雄传》第四回:“祇见那石头脚根上周围的土儿就拱起来了。”
甬剧《两兄弟》:“篱笆右边的土墙脚跟,长着一棵茂密的梅子树。”
国语词典
脚跟 [jiǎo gēn]
⒈ 脚掌的后部。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男人头上儒巾,大半是尘埃堆积;女子脚跟罗袜,两边泥土粘连。」
⒉ 行踪、下落。
引《水浒后传·第一六回》:「若没有兄弟,也寻不出他的脚跟。」
⒊ 根基、根底。
例如:「脚跟立得稳,就不怕任何的挫败考验。」
脚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字步释义:双脚呈垂直方向接触,其中一脚跟靠在另一脚窝处,两脚尖对两斜角,如一丁字,所以叫丁字步。 丁字步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脚位。
- 2.
义不旋踵释义: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 3.
亡不旋踵释义:指迅速灭亡。 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 4.
企伫之心释义:企伫:踮起脚跟而望。形容盼望心切。
- 5.
企踵释义: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
- 6.
压腿释义:锻炼腿部韧带的一项基本功。练功时单腿抬起,脚跟架于高处,上身前倾,用手向下按膝盖,使腿挺直。
- 7.
反踵释义:⒈脚跟反向。⒉犹旋踵。谓时间极短。
- 8.
变作释义:⒈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⒉变乱发生。清 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道光 二十年六月,金田 变作。”⒊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 9.
吉特巴释义:一种随着爵士音乐节拍跳的快速四步舞,也叫水手舞或水兵舞。 舞蹈时用脚尖脚跟击地,与身体前倾后仰、膝部屈伸相协调,节奏强烈,情绪兴奋。
- 10.
后跟释义:鞋或袜子挨近脚跟的部分:鞋后跟。 袜子后跟。
- 11.
延颈举踵释义:踵:脚后跟。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 12.
延颈企踵释义:伸长脖子,踮起脚跟。 形容盼望急切。《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 13.
引领企踵释义:伸长脖子,踮起脚跟。
- 14.
掇而不跂释义:就近拾取,不必踮起脚跟企盼远处的。
- 15.
接踵比肩释义: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 16.
接踵而来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17.
接踵而至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18.
接踵释义: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摩肩接踵。接踵而来。
- 19.
提手上势释义: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六节提手上势云:“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移转,右足提向前,进步,移至左足前,脚跟着地,脚掌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两手心侧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距离约七八寸许,提至两腕与敌之肘腕相合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
- 20.
摩踵释义:⒈见“摩顶放踵”。 ⒉古印度诸国的风俗礼节,朝见尊敬者时用手抚摩其脚跟,以示崇敬。
脚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字步释义:双脚呈垂直方向接触,其中一脚跟靠在另一脚窝处,两脚尖对两斜角,如一丁字,所以叫丁字步。 丁字步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基本的脚位。
- 2.
义不旋踵释义: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 3.
亡不旋踵释义:指迅速灭亡。 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 4.
企伫之心释义:企伫:踮起脚跟而望。形容盼望心切。
- 5.
企踵释义: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
- 6.
压腿释义:锻炼腿部韧带的一项基本功。练功时单腿抬起,脚跟架于高处,上身前倾,用手向下按膝盖,使腿挺直。
- 7.
反踵释义:⒈脚跟反向。⒉犹旋踵。谓时间极短。
- 8.
变作释义:⒈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⒉变乱发生。清 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道光 二十年六月,金田 变作。”⒊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 9.
吉特巴释义:一种随着爵士音乐节拍跳的快速四步舞,也叫水手舞或水兵舞。 舞蹈时用脚尖脚跟击地,与身体前倾后仰、膝部屈伸相协调,节奏强烈,情绪兴奋。
- 10.
后跟释义:鞋或袜子挨近脚跟的部分:鞋后跟。 袜子后跟。
- 11.
延颈举踵释义:踵:脚后跟。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 12.
延颈企踵释义:伸长脖子,踮起脚跟。 形容盼望急切。《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
- 13.
引领企踵释义:伸长脖子,踮起脚跟。
- 14.
掇而不跂释义:就近拾取,不必踮起脚跟企盼远处的。
- 15.
接踵比肩释义: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 16.
接踵而来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17.
接踵而至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18.
接踵释义: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摩肩接踵。接踵而来。
- 19.
提手上势释义: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六节提手上势云:“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移转,右足提向前,进步,移至左足前,脚跟着地,脚掌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两手心侧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距离约七八寸许,提至两腕与敌之肘腕相合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
- 20.
摩踵释义:⒈见“摩顶放踵”。 ⒉古印度诸国的风俗礼节,朝见尊敬者时用手抚摩其脚跟,以示崇敬。